544 奉陪到底(第3/3页)

郑辉放眼向大致方向望去,心里默数着数字,看看敌人的反应速速,是否会有一些长进,他一直在考察这一带的敌人能力,总的来说不如阿萨姆的几支部队。

4枚炸弹从翼下落下,然后展开弹翼向南方滑翔飞去,随后僚机也投下了炸弹。郑辉与僚机向着雷达波垂直方向机动,以求迅速摆脱。远处雪山后面,升起了第一道耀眼的光芒,随后又是几道炫目的强光,目测距离在25公里开外,攻击战斗机显然很勉强,不过敌人的阵面正在经受干扰,他们或许退而求其次,分出波束在跟踪其他的目标了。

随即预警机给出了更精确的距离数字——27公里。他们完全可以再等一会儿再实施开机,但是经验不足的人总是显得迫不及待。

2架歼16迅速摆脱地面雷达跟踪,显得有惊无险,这些导弹随即飞向麻雀编队投下的8枚炸弹。相控阵雷达总是很难通过欺骗干扰彻底瘫痪,不过如果他们愿意用导弹去交换这些炸弹,郑辉也没有什么不情愿的,与其攻击斯利那加郊区的几座碉堡,能暴露出一个发射阵地同时消耗一些导弹,显然是更合算的买卖。如果印度人喜欢这么交换下去,这场战争对他们而言,是非常绝望的。

由于携带了过多的中距弹,麻雀编队没有携带反辐射导弹,这会儿只能等待其后的支援部队来摧毁发射阵地,郑辉估计,既然发射时机掌握的这么业余,那么转移速度一定也不会太讲究。

指挥机一边对发射阵地位置进行最后测量确认,并上报,一边紧盯着斯利那加的情形,现在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动用,也没有硬上伤的反辐射武器可以使用,只能动用远程火箭炮进行快速的覆盖射击。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让郑辉随时准备袭击那架可能载着要员的波音飞机。这意味着郑辉可能撞上更强悍的S300。

经过整合的联合指挥体系,可以使得指挥机迅速调动了山后面的1枚弹道导弹,对南伽峰西侧的防空阵地进行第一时间的打击,无论能否击中,另外一个部署在喀喇昆仑山阵地的远程火箭炮部队也正在准备中,可以在大约同一时间进行攻击。而附近的无人机正在调动中,足够正10分钟内飞抵目标区,进行搜索,并评估打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