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 等待收网(第2/3页)

“当然明白。”

“听着,适当收缩防线,把手好各个隘口,他一定会再露出马脚的,我预感就在几天之内。”

“今天之内?”

“洛桑应该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你以为只有你着急?以我的经验来看,他应该远远比你着急,也许很快就会出昏招了。”

“对了老师,还有另一件有价值的新发现。雪狼在洞库里发现的那辆改装过卡车内,找到了本地区的公路地图,有一些道路用红笔标记过,还有我们防线的位置和口令。”

“这张地图既然被你找到了,对他们也就没什么价值了,对你也一样没有价值,他一定会另外选择一条路线做困兽之斗。”

“一点价值都没有?”

“你和他打交道比我久,还不了解这个人?他既然没有将核弹藏在一个地方,也一定不会将所有的路线画在一张地图上。”

“但是,那张图上已经将大部分可以行驶2吨以上车辆的道路,都加以标注了。这与我的人,这些日子对本地公路考察后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林淮生不解道,实际上基于印度在阿萨姆地区道路建设的落后,他实在想不出洛桑还有其他的,可能带着一颗1吨多的核弹,靠近提斯普尔的路线。

“必须留意一件事,也许他不会从陆路来。”

“这一点可以放心,我们的空中监视范围比地面更大,也更有效。他如果以为直升机可以混进防控范围,那就打错算盘了。”林淮生很有把握地说道,“另外,我已经严令可能引起识别麻烦的几种直升机,最近不得起飞。”

他所指的,自然是那些陆航的米17和米171型,因为印度陆军也在使用差不多的机型,洛桑和可能会钻这个空子;虽然整个战争期间,没有中国直升机上的识别设备落入敌手的报告,但是仍然有被击落,而没有回收设备的记录,他不敢掉以轻心。而一旦核弹在空中爆炸,毁伤效果也比地面更大。

“嗯,有所准备就好,另外你也别以为他只会冲着提斯普尔来。”

“这个我明白。”

“对了,你提出的特殊解决手段上级已经原则认可,装备以及特殊载具,将在明天到达,这个东西能够在多大范围内,破坏印度的那个电子起爆装置,还不知道;到达后,你可以用敌方的起爆装置,安排一下试验。”

“明白了,虽然不是万无一失,但是至少多了一层保险。”

“嗯,再说个正事。”

“正事?”林淮生一怔,他想,难道以上的事情还不正经?

“首长指示,西线第一阶段不会用你。”

“没错,正面突破哪儿用得着我。”林狡猾地回答道,他大致已经猜到了上级的意图。

“你能这么想很好,敌人的反击计划仍然在解读中,不外乎是在他们认为会出乎我们预料的地区进行主力决战,为此新德里正在进行空前的动员……”

“而我们将以一个更加出乎他们预料的计划反击?”

“没错。方案是周耀华提出来的,他说你知道他的,关于从旁遮普邦下手的设想。”

“我知道他的大迂回设想,但是他提出计划时,进入旁遮普邦最理想的出发区域,还都在巴陆军手中,但是最近巴基斯坦陆军的溃败,使得这些地区都被印度占领了。”林淮生的对答,说明了他非但知道周耀华的设想,还一直在潜心研究最近的战事。

“会有一次收复杰卢姆河以东出发阵地的小规模战役,为了不引起印度方面的警惕,战役将完全由巴基斯坦陆军参与。”

“然后,我们直接攻取拉合尔,向纵深发展,与主力在昌迪加尔附近全歼印度主力,一劳永逸结束战争?”

“差不多就是这样,你可以先研究一下战局。”

林在坚守奎达的日子里,与当时的总指挥周耀华,就今后战局的发展做过一些交流,所以知道周的设想。林淮生并非指挥专业出身,他能够主导东线战事,主要是因为提出了一个奇思妙想的敌后机降计划,并在首长司令部演习中获得了肯定,但是他对西线的大迂回作战,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周耀华提出这个设想时,他只是觉得,如果计划得以实施并获得成功,今后的印度威胁将会大大减弱,并且这个国家,极有可能不再与中国直接接壤了。

“暂时我只能说,这是很大胆的计划,需要强有力的装甲兵以及空军才可能实施。”

“你记住,这次你回来,周耀华当你的副手。”

“明白。”

西线时间早上5点,一支巴基斯坦工兵,正在进行秘密施工,准备在古杰尔汗以南30公里,一个叫做索哈瓦的地区,快速修建一座浮桥。

河岸边坑坑洼洼布满弹坑,四个月前,双方在这里曾经反复地争夺过。十多天前,印度陆军反攻时,通过这里,在行军状态下,轻易占领了河西大片的地区。不过伊斯兰堡外围胜利后,他们又放弃了该地区退了回去。梅内亚姆将军对过大的,需要分兵把守的防区,没有什么兴趣,此刻他的主要注意力都在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