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 雷霆般的惩罚(第2/3页)

“主任,雷霆惩罚这个计划的名字太奇怪了,不像是单纯的防守,更像是一次攻势。”一名分析员说道。

“嗯,确实很像一次用进攻瓦解我们攻势的计划,不过猜测名字不足为凭。”

“中情局插手以后,我们就很难从无线电上截听到重要信息了,他们显然提高了通讯保密等级。”有人发其牢骚来。确实对印度的监听部队,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人数,但是与贾布瓦战役时期相比较,能够获得的有用情报却减少了,敌人的的通讯变得更加的克制和守规矩,这显然与克什米尔地区具备完备的地下缆线设施是分不开的。

“我想,可以提前我们的攻势。”徐景哲似乎想到了办法。

“提前我们的攻势?”

“是的,提前将战术轰炸,提高到战役级别,将整个浅近纵身地区,我们已经掌握的地下光通设施,全部瘫痪,这样敌人就会被迫采取无线电方式部署他们的计划。”

“但是,即使如此,也难以摧毁所有的通道,斯利那加周边的通讯中枢以及节点,有很高的冗余度,至少拥有7500公里的光纤通道,以及老式的仍然起作用的电缆通讯设施,大部分关键节点深入地下。其仍然具备将指令通过非无线电方式下达到师一级单位的能力。”

“这就要靠你们了。不能指望敌人给你们留下现成的情报,从琐碎中找到重点,用细节拼凑出整体,才是刺刀见红的真功夫。”

“但是,这样势必提前暴露战役规模。”

“这个么,我去找首长,美国卫星就在天上,其实只要他们不蠢,不难猜到总攻规模和时间,我想,上级会全盘权衡利害的,如果能够在开战前掌握敌人的策略显然更重要些。”

郑辉坐在机场值班等到了临时命令下达后,地勤们正忙不迭地将原来的卫星制导弹药拖走,电动车辆拉来了巨大的激光制导炸弹,就是不久前,用来袭击提斯普尔地下司令部的那种镀kab1500型,郑辉猜测,一定又是某个印度将领讨人嫌到了极点。显然轻松地投掷卫星制导炸弹的任务有变化了,这种巨型炸弹无法在区域外投掷,必然需要突破敌人防空网,又是S300系统。他在阿萨姆已然领教过S300了,有几次他还被火控雷达跟踪过,机载的电子战设备作用不大,除非距离很远;不过西线情况比那时有所好转,中国的电子作战经验已经大大地增强了,印度常规的频率捷变雷达,因为变化着实不大,已经很难反制电子干扰了;较之一个月前,区域外以及随队干扰机只能够压制S300百分之六十火力通道的的水平,目前更有了长足的进步。

当然软杀伤能力增强只是其一,针对之前作战暴露出来的,空对空导弹改良而来的反辐射导弹的射程、威力都不足的问题,上级又重新祭起笨重的鹰击91型导弹,这种导弹,无法由中型机组成的护航编队携带,那样会拖累他们的灵活性,必须由编队中一架歼16或者歼11战斗机遂行携带、区域外发射的任务,作为对抗远程地对空系统的必要补充。

“雄鹰,麻雀准备完毕,随时可以起飞。”

“麻雀,请稍等一下,其他编队仍然在准备中。”电台回答道。

“明白。”

他耐住性子继续等待,据说鹰击91需要在挂载前,可能需要更换更有针对性的导引头,以适应频段变化较大的S300系统,而这种武器的出动能力较之一般的,更为灵巧先进的反辐射导弹相应要差一些;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郑辉已经好几次在编队频道里听到过宋宁的声音,当时他在目视距离外,以至于没有看到,不过宋宁目前的呼号他是知道的,并且这个家伙总喜欢在作战时拽几个英文单词,似乎是和巴基斯坦空军联合执行任务时留下的毛病。今天的任务会不会碰上他呢?

“麻雀,上级让我通知你,第二阶段的护航由呼号秃鹫的编队接替。”

“长机就是宋宁?”预警机与他同一部队,上面的人员都是熟人,所以直言不讳。

“是的,就是他。”

“目前敌情怎么样?”

“老鹰中队已经退出了一线,目前在巴雷利休整,不过顶上了一个新锐的三叉戟中队。使用海军型米格29ubk战机,近战更加难缠,目前是印度空军第二强的中队。”

“那还能强过阵风?”郑辉略有些轻视,他在阿萨姆作战时就听说三叉戟要投入,但是最终出动的,是虎鲨中队的阵风,以及印度海军舰载机部队的同型号米格29,并没有碰上所谓第二强的三叉戟。

“说起阵风,敌人第二个阵风中队正在组建中,今后你们还会有一场殊死的战斗。”

“呵呵,这么拼耗下去,也许明年就没有印度空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