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 狭路退缩(第2/3页)

眼看着敌机钻进云层,上校这才拉起战机,希望在敌人钻出来恢复视野前,抓住开火的机会,或者至少抵消掉高度上的劣势。

少校戈亚曾经在雪山地区偷袭过巴方空军,以至于他也有对抗偷袭的灵敏直觉,眼看僚机的一击失手,他意识到敌人意图达成了,于是迅速地压下机头,钻破下方遮挡视线的云层,果然看到5点钟方向的雪山山脊上,一个高速移动的黑点正在尾随自己,距离大约5公里。大约半年前,他就见识过那独一无二的灰色雷电是这么贴着山隐藏踪迹的,看来这次旧地重来,还是故人相见的场面。但是尽是不同往日,他有足够的自信可以逆转形势。

苏30极转飞向目标的时候,戈亚利用头盔瞄准紧盯住目标,同时开始冷却导弹导引头,第一个照面他决心给对手来一个下马威,这样可以持续保持优势。雷电放弃爬升,迅速转入盘旋,这是它对抗苏30的诀窍。

戈亚7.5g的转弯,仍然无法将目标纳入雷达范围。索性R73导弹的导引头,一直在紧跟头盔瞄准方位,将将可以在视野极限上盯住目标,只是一直无法迎头锁定。不过戈亚并不怎么担心,随着互相咬死的盘旋继续,距离必然会越来越近。他知道对手的导弹必须在平视显示器上才能截获目标,范围要小于自己。

萨米洞悉对手的意图,眼看敌人俯冲盘旋的势头更为强劲,而自己没有高度,纠缠下去只能无意义地损失速度,于是他决心施展地形回避的技巧,绕着雪山山峰,来一次捉迷藏。他的断然反转,使得战机一下子越过戈亚3点钟,进入1点钟方位。戈亚措手不及,来不及使用雷达,只听到了耳机内导弹锁定的声响,于是抓住时机,迅速发射2枚R73。但是对手一下子钻进了山间云层里,不见了。

格斗导弹有着远远超越战斗机的转弯能力,并且在干燥寒冷的雪山背景中,它们能够更有效地穿透云层,捕获目标的红外信号,但是这一次它们仍然失去了目标,其中一枚撞向雪山,另一枚嗅到了微弱的热源,一路扭曲转进,最后击中了一架正路过此地,准备对21山地师进行垂直补给的陆军米171直升机。

Sb302的后座飞行员眼尖,看到了山沟里升起的火球,他迅速报告戈亚,击落了对手。戈亚欣然降下高度查看,预警机通过电台提醒他,21师有一架直升机飞越山口时还能看见,这会儿消失了。

正有些疑惑,指挥机突然提醒他保持高度,敌方目标正从后方持续靠近,他迅猛拉起战机,决心拉开了再观察,但是可疑信号迅速从预警机的视野中消失了,预警机企图调整航线看清楚些,但是这个多余的动作导致侧转坡度过大,一时间丢失了目标。苏30在雪山上空茫然绕了一个大圈,它的雷达下视搜索一样一无所获。戈亚有些两难,他不确定是否刚才仓促一击,真的解决了自己和那架雷电之间的长期恩怨?Emb145i的雷达不可靠也不是一次两次,倒是地面战机残骸的火光他是亲眼看到了。此时预警机再次发现新目标,不久前那架退出战场的雷电又从北方绕回来了。

他没有时间多加思考,迅速调整姿态迎着那架百十公里外的新目标飞去。

萨米小心在山间飞行,一直留心空中的白色冷凝尾迹,他注意到了对手犹豫不决的转弯尾迹,陡然变得平直,一直向西北延伸开去,同时他注意到对手的预警机波束方向特征正在变化,估计正在转弯。他壮起胆子拉起来,试着再偷袭一次,稍稍提升高度后,数据链旋即恢复,此刻2架歼7正带着其余敌机绕圈子,这边战场亦然孤立。他紧追上去,利用眼下雷电能够发挥出的最大爬升速度,咬住目标。

电台里Emb145i呼叫情况有异,老鹰长机觉察到事情不妙,戈亚刚刚一举锁定了远方的雷电,没有进一步靠近的余地,他迅速射出2枚R77,主动导引头开机的倒计时还来不及归零,雷达告警器便尖叫起来,他自己被锁定了。简直就是一场噩梦,那个老家伙总是在最可恶的时机出现,好在戈亚一直留着应变策略,他仓促间发射R77导弹的目的,一是为了驱逐正面新对手,免得它赶来搅局,二是为了减轻载荷(已经发射了4中2近6枚导弹),增加机动能力。

他仍然有大约4百米的高度优势可以俯冲脱离避开敌人的锋芒,或者进行强势的转弯逆转局面。少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尽管苏30在盘旋上未必有什么优势,但是戈亚知道101号雷电的特点——喜欢鬼鬼祟祟的攻击,总是回避狭路相逢的正面交战。

苏30mki的矢量控制就在左手节流阀边上,他可以在选择简单地垂直或者水平喷管转向,使用这种能力可能导致的最坏后果,就是损失速度,他选择冒一次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