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奇袭”拉瓦尔品第(第2/3页)

路边上,发动机声震耳欲聋,几辆掉队的T55正在用钢缆连接掉下沟里的另一辆T55,试图将其拖出。眼看着这些坦克兵们笨手笨脚,连一根钢缆都搞不定,坐在炮塔上的亚希尼,不由得连连摇头。这些车组没有经过充分的训练,可以说比之当初涉战场上的自己还远远不如,他们缺乏的不仅仅是战场的磨砺,更缺乏基础的训练。这样的车组到了战场上,很容易因为判断失误,开到错误的位置,轻易被印度人的反坦克导弹干掉。

第一装甲集群是陆军手上最大的本钱,实际上也只有几支装备像样的部队,其中亚希尼的99式坦克连,又是集群中最宝贵的一张牌。现在他得到的命令,是向城区南翼包抄,监视附可能有古杰拉特向北增援之敌,同时担任战役预备队,算是比较轻省的任务。连队上下一片乐观情绪,认为中国人正在猛踹印度人的屁股,卡汗和辛格正躲在新德里的地下室里哭鼻子,所以敌人在伊斯兰堡应该腾出手来进行大规模的反击;更有甚者,很多人认为,印度能打的将领只有斯潘加一人,斯利那加的梅内亚姆中将,其实是个草包。

入夜前,亚希尼指挥的军部直属第2连,到达了指定的位置——拉瓦尔品第以南30公里处的山地隘口。尽管印度陆军曾经将战线推进到这一带,但是第2连进展顺利,没有遭遇任何的抵抗。这一带地形略有起伏,但是战车居高临下,可以一览从南面靠近的敌人,并且射界开阔,对于夜视能力占有的一方很占便宜。幸运的是,上百公里的行进,竟然没有被印度空军发现,或许他们的空军真的已经放弃争夺这里的制空权,或者它们只是假装没看见?

天空中战机的尖啸声自西北而来,坦克兵们紧张地抬起头,但是飞机在云层之上看不见。声音自西向东,可以肯定,那是久违的自家飞机。

果然飞机在头上转弯后向北而去,一分钟后,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爆炸声。拉瓦尔品第的外围战斗,准时打响了,印度人这下应该知道巴基斯坦陆军仍然有反击的力量了吧?

飞过拉瓦尔品第的雷电战机,纷纷东面最后的一线日光,抢先投下炸弹。落点散乱不堪,大都偏得离谱,没有给印军外围的防空设施带来什么打击。

负责指挥的萨米不动声色跟在新队员们后面,听到电台里,队员们对于水平轰炸表现的有些气馁时,还夸了年轻的飞行员们几句,他说至少能吓住街上的敌人,让他们知道黑蜘蛛中队又回来了。上校知道年轻人第一次在战场上投弹难免不准,总是太急,太快。他自己倒是没有贸然投下炸弹,一直在观察下方的防空火力的反应。这期间,最后一线阳光也消失在了雪山后面。

下方的印度高射炮终于反应过来,开始一阵乱打,完全没有章法,也没有难缠的雷达出现,拉瓦尔品第的防空部队水准,显然不如不远处的伊斯兰堡。

不时有炮弹飞过云层在上校周围很远地方飞过。那些暗藏的机动防空火力纷纷暴露出来了,夜幕中印度炮手更容易观察到战斗机的痕迹,不过这也是上校等待的时机,他驾驶战机俯冲钻出云层,就看到一串双管火炮发射的火力从一段战壕内射出。他迅速地俯冲下去,在敌人的火网察发现,并慢慢开始转向他之前,他经通过简洁的浅俯冲,将火箭弹准星对准了目标,然后在低空发射了火箭弹。不消任何的精确弹药,他自信射击也足够精准,拉起时,他回头看到,那个火力火光冲天,囤积的弹药看来不少。

上校以前倒是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轰炸自己的城市,但是真的到了这一刻,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下不去手的,拉瓦尔品第盘踞着大约一个师的印度部队。这里的防空火力较之伊斯兰堡要虚弱的多,可见凌晨发起的地面攻击,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当然话虽然这么说,他还是得给空中和地面的菜鸟们,多扫清一些障碍。

指挥机一直在西北大约100公里的区域监视着印度方向的动作,对方挨了揍却迟迟没有反应,昌迪尔加的空军基地距离这里非常的近,没有救援,确实有些反常,难道情报局认为的对方弹药燃油紧缺,是真的?

战机翼下还有2枚250公斤航空炸弹,他必须等待渗透部队指示最重要的目标——原巴基斯坦陆军司令部,现在印度第8山地师的指挥部。那是一幢巨大白色建筑,不过夜幕下不容易确认。尤其拉瓦尔品第仍然住着大量的巴基斯坦居民,对于空中打击而言,好坏参半。敌人可能利用居民区,隐藏部队,当然大部分的居民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很愿意配合军队反攻。

“黑蜘蛛队长,渗透部队已经就绪,我们的人靠近了敌人指挥部,主意,目标非常靠近老城平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