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 小小的振奋(第2/3页)

但是总理没有任何的激动,他只是长叹了一口气:“看起来,情况变得很麻烦了,考验我们决心的时刻到了。”

提斯普尔西南140公里,贺凡正在指挥自己的连队有序加油,步兵们形成了一个警戒圈,不时与溃散下来的几倍于己的敌人交火,敌人没有夜视设备也没有求战心,一遇战斗,纷纷向其他方向逃走了。

远处的炮火正越来越近,必须趁着最后的夜色尽快完成加油工作,他很担心敌人反应过来可能给油罐车来一下,不过一切还都算顺利,油罐车只被自动步枪击中了几次,而且没有打穿。

贺凡从显示器上可以看到后方部队正在接近,动作很难,显然印度人燃烧车辆堵塞公路的措施起了作用,他难免有些得意,在他看来,摩托化的步兵仍然过分依赖公路和工兵,在阿萨姆这样河流的起伏地带上,实在谈不上太好的越野机动性,除非实在必要,他一定得甩掉他们。

己方的无人机一直在头上转悠,进行各种侦察。提斯普尔以东的区域,已经探测不到大规模的电台群活动了,前面的敌人要么是丢失联络了,要么就是丢掉电台了;从他一路追击的情况下,至少在丢掉累赘的物资,轻装跑路这方面,印度人还是相当果断的。他切换到无人机的视频观看了一会儿,画面边缘的跟踪告警指示一直没有亮起,看来敌人的防空能力大大萎缩了。

在最后一辆车完成加油前,他已经认真地研究了下一步的态势。显然卡利亚布拉马普大桥,将会是下一阶段的重中之重,如果自己够快,就可以赶在大股残敌之前,切断他们逃回提斯普尔,沿途还可以扫荡敌人的防空武器。他草草在计算机上设定了行进路线,然后通过车际网络发送到其余的每一辆车上,他知道等一会儿,参谋长会发一条类似的,但是略保守的路线供他参考。

最后一辆战车总算加满了油,能够在战场上找到6500升柴油算是非常的运气了,在这之前,他已经用掉了四分之三的油料。他呼叫步兵上车,然后开始新的一轮突击。期间无人机不停地为其提供前方的视频图像,直到无人机探测到地面雷达的威胁,才转向其他方向。

林淮生没有约束贺凡的突击,只是提供了一条参考路线。他手上的航空燃料终于凑够了,马上派遣了4架携带反坦克导弹的轻型直升机去追赶贺凡,以接替无人机为其提供空中侦察和掩护。徐景哲已经转告了他一个机密,卡利亚布拉马普大桥的北岸他或许可以解决,如果贺凡能够迅速将大桥南侧的引桥部分控制住,敌人破坏大桥的计划或许可以阻止。

林参谋长思忖,这座桥是提斯普尔的退路,敌人没有主帅,应该不会有谁能够下决心将其炸掉,这倒是留下了一个机会,如果贺凡的速度真的快,或许可以趁着敌人这段混乱时期夺下南部引桥,如此他的部队就可以直接开进提斯普尔,但是徐景哲怎么解决北部的守桥部队,他就不知到了;他只是能够猜测,徐景哲在城里可能有几名级别较高的内线,否则就不好解释,他怎么能轻易掌握敌人首脑的动向了?

黎明时分,常勇的武装直升机编队逆着阳光飞过察隅河,对逃遁中的敌人第5师展开截击。由于气候的突然变化,使得他无法翻越过多雄拉山加入突击贾布瓦的部队序列,完全错过了前面的战斗,事实证明林淮生似乎也不太需要重火力武装直升机的支援。现在他重新回归入指挥部的直辖部队,指挥部将其大队作为主要打击力量留在了察隅,原计划用在歼灭印藏特种部队的战斗上。但是获悉印度将拉贾斯坦的第104中队,分批调派进入阿萨姆后,他提前获得了战斗机会。

第104中队也是印度的王牌,他们并不驾驶苏30或者幻影2000,他们驾驶米35武装直升机,对各突击部队,尤其是林淮生的坦克先锋构成很大威胁。另外,呼号喜马拉雅之龙的第117中队,正在加尔各答,秘密换装新式装备,大量的情报表明,美国向印度交付了一批使用过的阿帕奇直升机,这将是常勇非常期待的对手。

他沿着设定路线一路飞行,与昆塔将军的撤退部队平行着15公里,他没有率队飞到逃兵头上扫射一番,敌人队列里没有太多的高价值目标,直接袭击他们似乎得不偿失,他要做的更绝——将沿途的桥梁和防空部队一一摧毁,彻底断绝这股逃敌的退路。

6架直升机略高于山脊飞行,这样旋翼上方的毫米波雷达就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雷达不负众望,迅速截获了前方自北向南的移动车队,似乎是要赶上第五师的另一股敌人。射手眼力不错,很快就看到了大量吉普车和马匹组成的车队。常勇还没有来得及请示上级,电台里就有人告诉他,不用例行识别,那是敌人的一个炮兵部队,需要优先解决,另外要特别防范萨姆7之类的武器。常勇猜测这是地面上雪狼发回的情报,不过管他呢,眼下弹药充足,绝对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