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雪照映如冰壶(第5/6页)

新任的五官中郎将只有三个随行幕友,皆是公孙珣亲手指定,乃是王粲、诸葛亮、公孙续,想来这三人年纪再小,去屯个田养个牲口总是不至于算错账的……

寒冬腊月,黄河结冰,明白了此行河东真正主角的诸多义从多用一种艳羡目光目送王粲、诸葛亮随子继父职的五官中郎将一起离队,而后者,此时正在雪地中拜倒于亲父身前,请求训导。

“没什么可训导的。”风雪中,公孙珣在河畔扶起自己儿子,也是不由失笑,却又说的极为透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为父再不济也能给你一个太平天下……此行乃是说你既然束发,就也该接触些实务,而这天下不是还没太平嘛,总不能让你加冠封世子时一点军功都无,所以才有此任。到地方,好好屯田做事,听从上司调度便可,别的轮不到你插手。”

这话说得过于直白了点,听得周围官员、幕属、义从眼皮直跳,但公孙定小心颔首后,却又在雪地中欲言又止。

“有话便说。”公孙珣不以为意道。“你父亲我身前还要有所隐瞒吗?至于这些人,都是你的长辈、友人,你这个年纪,有什么想法都不丢人。”

“大人,是这样的。”公孙定闻言勉力行礼相对。“之前袁绍败亡,大人便将大事交与吕相,私下带我去见了卢毓父亲,也就是大人两位恩师之一,小人的师公,如今又带我来拜祭另一位恩师……如此举动,必然是想让小人临行前受教些什么。大人,且不提职责,你总该对小人有些期许吧?”

“这是自然,你没领会吗?”公孙珣微微挑眉。

“小人此次确实半懂不懂。”公孙定抬头认真回复道。“昭烈公毕竟已经去世多年,小人无法直接受教,而大人虽然言传身教,可也似乎没有真正将要教导的东西摆出来……前日在舍中,小人总觉得父亲大人明显没有把有些话说透。”

“其实只是少了临门一脚的解释而已。”公孙珣不由失笑以对自己的长子。“我带你见两位恩师,无外乎是想让你受教一二,好做个英雄而已。”

公孙定心中一紧,却又茫然抬头,那样子多少还是有些紧张:“敢问大人,何为英雄?”

公孙珣正色望天叹道。“我也想问你们呢,你们眼中何为英雄?”

不要说王粲,便是诸葛亮和公孙定都默契的保持了沉默。

“乱世未起之前,英雄这个东西其实多指有本事的人……若以此论,关云长是英雄,审正南是英雄,吕相、娄相、义公、令明、素卿也是英雄,便是马孟起、吕奉先也都是匹夫之英雄。”公孙珣长身扶刀立在雪中,果然自问自答起来。“但自从灵帝后期,末世景象显现出来,所谓英雄却又不止于才能了,因为仅有才能是不足以应对乱世的,说不得反而为祸世间。”

周围田丰、公孙越、韩浩,以及诸多年纪稍长之人纷纷感叹,便是从来稳重的王象王羲伯也居然轻轻叹了口气,而其余年轻人也多严肃起来,后者没有像前者那般经历过秩序崩塌的过程,却也在少年和幼年时期见识经历过最恶劣时代的险恶。

王粲和诸葛亮都是那时成的孤儿,司马懿全家更是近距离经历过董卓之乱。

“而大约就是在我于幽州屯田的时候,今日就在身侧的这位益州牧田丰田元皓看到河北大乱,百姓流离,山贼以百万计,也是分外感叹,却是借着安利号给我发了一封信……信中其人也说到了英雄。”言至此处,公孙珣扭头相询田丰。“元皓,你还记得你当时是怎么说的吗?”

“臣如何不记得?”田丰捻须苦笑。“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换言之,臣当时看到乱世不可避,却是终于改了想法,以为当乱世之时,能称英雄者,便不能只是有才之人,而是能息‘天下乱’之人!”

“非只是元皓。”公孙珣也是愈发感叹。“彼时董公仁、程仲德并不实际属我臣下,却都有类似言语与我!那个时候这些天下最聪明的人,便都知道乱世已至,也知道天下需要,而且该有人准备收拾乱局,所以他们以为,能收拾乱世的人才是真英雄!而他们偏偏不能自为,或者不愿自为,便只好去寻类似的人物,助那些人一臂之力,以求息定乱世,还天下安泰。”

“父亲便是这样的人!”公孙定几乎是脱口而出。“三位州牧都是认定了父亲!”

“或许如此。”公孙珣从容相对,缓缓而言。“但如今看来,天下英雄不止我一人……这便是我此行没有说完说透的话!阿定,很多人不知道我为何会格外看重一些下属,正如诸侯之中我格外看重曹孟德和刘玄德一般……今日我便实话实说,若无我,下属中的某些人也会尽自己全力去协助他人定平乱世,所以他们虽然居于人下,却称得上是真英雄!而若无我,曹刘二人几乎是诸侯中唯二能以人主之姿勉力来定乱世之人,因为他们是诸侯中少有找对了路的人,所以他们更是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