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箕北有斗(第5/5页)

言至此处,公孙珣望了一眼已经上岸的杨俊和明显在对着夏侯渊尸首哭嚎的曹仁,却是不免感叹:

“其实,便是今日之战中,夏侯渊与丁斐又如何呢?我素知夏侯妙才其人,当日中原大乱,他于灾荒之年收养了侄女,为了不负亡弟身前托孤之意,竟然饿死了自己的儿子,这种人当时的举止与曹孟德今日何异?不都是觉得不能负他人所以就要牺牲亲近吗?于是我才在白日猜度,其人必然不会入酸枣城,乃是因为他要尽力向南,最好引着我军兵马随他来到濮水跟前,免得让曹孟德因为不救他而军心离散……”

一直发愣的张辽微微一怔。

“还有丁斐,一个贪财之辈……自古贪财即贪生,贪生即怕死,可这么一个人陷入绝境,却宁可自焚而死,也不投降,难道不是为了不负夏侯渊不入城的一番善意吗?”公孙珣继续叹道。“当然了,夏侯渊、曹操的妻子都是丁氏女,对丁斐而言,这二人恐怕也是骨肉之恩吧?这些人之间的感情与信任,我也不好擅自揣测。”

就在此时,荀攸忽然插嘴:“主公今日的言语举止,可以称得上是仁义了!”

公孙珣看了眼荀攸,微微摇头:“何谈仁义?今日言语不过是和文和一样,想提醒一下自以为是的燕公……敌众精诚团结,此战当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拼尽全力而为,反而不能流于俗义!唯此而已,方能不负身前身后!”

言罢,其人终于撒开了贾诩之手,然后也不上马,便负手归营去了。众人不敢多言,纷纷转身随从而去。河对岸,杨俊更是带着夏侯渊尸首随曹仁入营去了。

一时间,只有夕阳满河,继而繁星满河而已。

……

“汉末,曹操拒太祖于濮水,初战即丧夏侯渊,太祖以故旧归渊首,操得之,面谢北使,复遣使往随渡河,面谢于太祖,曾不改色也。待使去,又书令笺示于三军,东至东海,西至南阳,尽言渊不知马战,不善斥候,本非能用兵也,所谓‘白地将军’!然,令既出,或言,操潸然于座,竟至通宵达旦。”——《世说新语》·伤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