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送君十里往邺城(第5/7页)

“当然,卫将军还说了。”蒋干复又昂首睥睨而笑。“若凉州诸君信不过他,也是乱世中寻常之事……但要那样,还请不要犹豫,即刻聚兵去攻汉阳便是,他就在彼处等诸位,而诸位若不敢去,他便要亲自再来榆中!唯独战又不战,降又不降,一群所谓豪杰汇聚一处,只知鼓噪他人为己前驱,反而一事无成,岂不是像女子一样可笑?!”

台下大肆喧哗,不少人拔刀喝骂。

而蒋干眼见台下白刃纷纷,却也不惧,反而拱手赔罪,冷笑再对:“在下错了,此言不佳尔……在下远涉风沙至此,亲眼所见,凉州女子持矛敢战,扶机能织,上马可开弓,下马可耕田,哪里是诸位豪杰能比的呢?若强拿诸位豪杰来比,未免显得诸位母亲、妻子、姐妹无能!”

言罢,其人理都不理身侧早已经面色煞白的韩遂,与愈发混乱的台下情形,直接在赵昂的护送下回到庞德身后。

“子翼过分了。”庞德也有些愤愤然。“凉州还是有不少豪杰的,如何能这么奚落我……奚落他们?”

蒋干笑而不语。

其实,蒋干今日的表现确实有些超纲了……他的任务本来是确保韩遂不能再此煽动一次联盟而已,而这个任务由于有天水豪族外加傅干、庞德、盖顺三人的配合其实非常简单,这才有了一些即兴发挥。

这一晚,凉州豪杰如意料之中那般无果而终各自散开且不提,另一边,之前结为义兄弟的韩遂与马腾却也终于在晚宴后坐下来坦诚一会,双方架起牌桌,摆上动物牌,抽牌比大小赌钱……正所谓,龙比虎大,牛比猪大,马比羊大,牛马胜猪狗,龙虎通吃一切。

而这个时候,韩遂才真正绝望,因为马腾不但牌比他好,人也比他想象的要软弱许多。

“义兄,俺准备降了。”一对牛马组合砸出去,马寿成绝对坦诚。“打也打不过,不降干啥?”

手握一头猪和一只鼠的韩遂欲言又止,一字不发。

其实,韩遂很理解,甚至很羡慕马腾的这种心态……马腾这个人作为汉羌混血,出身太低了,而且少年家贫,性格宽厚,所以权力欲天然低许多,那么逻辑到了他这里就简单直接多了……既然军事上看不到希望,那就降了呗!

卫将军又不是没有给他马腾开条件,给一个九卿或者差不多的荣誉职衔,加个县侯,赐钱荣养,然后他剩下的两个儿子一个侄子,马休、马铁、马岱,不想上学就全都入义从,也就是无歧视高起点进入邺城的人才体系内。

那还有啥可说的呢?就降了呗!

“义兄呢?”又是一轮牌过去,马寿成摊开一对龙蛇,强吃了对方一对牛羊后,忍不住追问起来。

“我再看看。”韩遂想了半日,也只能如此回答。

我再看看,这是韩文约白日对庞德说过的话,也是晚宴时对自己亲近下属说过的话,如今面对马腾,他还是这句话。

翻译过来,其实就是——我准备坐以待毙。

这种举动看起来很愚蠢,甚至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却总有人不停的重蹈覆辙……之前孔融在青州,面对黄巾和袁绍时也是这种举动,是真的愚蠢吗?

或许是,但更多的是无奈。

说白了,类似处境下,主动迎战没有胜利希望;逃跑又没地方跑;去死呢,大概也是不舍得的;最后,又不甘心或者不愿意、不能投降……那么不战、不降、不逃、不死的情况下,不是坐以待毙又是什么呢?

而且坐以待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嘛,说不定就时来运转了。

就好像人家孔融,最起码面对黄巾时坐以待毙的策略就很成功,他孔文举没败呢,黄巾就先被袁绍从后面给一口吃了;然后袁绍来了继续坐以待毙,袁绍照样没砍了他,而是送到长安享福去了。

换到韩遂这里,可能类似情形发生的希望过于渺茫,但总比没有强吧?

说不定,今天晚上公孙珣就在陈仓看上谁谁谁的小妾,结果引发叛乱,水土不服死了呢!

说不定,明天曹刘就开战,直扑官渡了呢!

说不定,后天长安就发生政变,天子就跑了呢!

凭啥不许他坐以待毙?

而正如韩遂很理解马腾一样,马寿成也是很理解韩文约的,大家都是类似处境,无外乎是能不能过那个坎而已,于是其人明白对方心意以后,微微颔首,再度摊开一对龙虎牌,便了结了此局。

“事已至此,愚弟就不多留了。”马腾将对方压上的玉佩从容取走,复又起身与自己义兄正式告别。“反正卫将军进军,总要先处置我,义兄再观望一二,也不是不行……只是可惜,这次一别,我就要去邺城,兄长要么死要么去车师,咱们兄弟再见面不免困难!以此一拜,以作兄弟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