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6/6页)

“那便如此作吧!”夕阳之下,袁本初只觉的头疼难耐,却还是强撑着勉力言道。“全军有序撤回梁期城,据城而待故人相访……此时此刻,除此之外,并无他事可值一提了。”

众人沉默许久,方才领命。

此事既然议定,第二日上午,袁军扔下岌岌可危的邯郸城,拆毁石砲,主动后撤,大军有序分层次往身后梁期城而去……全程并无未见到敌军阻拦。而当日晚间,沮授便率先行动身的两万大军先行赶到了只有三十里距离的梁期城,沿途也没有见到传闻中的幽州军。

停战第三日,袁绍率收拾妥当的主力部队四万之众,第二批撤回,也是从容到达了位于邺城与邯郸中心点的梁期城下。然后依旧以此为行辕,并营造防务,却还是没遇到任何幽州军。

这时候,军中已经有人愤恨请斩许攸了,甚至有人说他是公孙珣的旧交,是在做间谍,只不过被袁绍斥退了而已。

开始撤军后的第四日清晨,最后一批主力部队三万步卒启程回军,依旧没看到传闻中的幽州军主力,不过他们却在启程离开邯郸的时候遭遇到了关云长和张益德二人联手的劫营……这倒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过,由于早有安排,文丑驱动八千骑兵出营阻隔,却是一度逼退了并无多少骑兵的二将。

但是,就在这日中午时分,当陈宫领着鞠义、李进等人率领最后三万主力行到距离梁期城只有十里的时候,无数幽州骑兵却忽然间密密麻麻的出现在了东北方向……很显然,就是从鸡泽身后绕来的!文丑一边防备着辍在身后的关张二将,一边不要命的一般派出哨骑无数,却是看的清楚,所谓‘幽州突骑’以千骑为一部,旗号分明,却足足有不下二十部之众,而且其中居然还有关中、河东、并州,乃至西凉地方的什么旗号!

事到如今,且不说负责最后这三万大军的陈宫立即按照原定计划,就地停止撤退,并摆出车阵以作防备,也不说袁绍听到消息,即刻从梁期城动员全军向前救援陈宫,更不提文丑领八千骑兵匆匆启动,试图迎面阻拦一二。

只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当一名膝盖中箭的斥候抱着马脖子拼死来报,说是鸡泽方向,复又涌出不下数万步卒,而他亲眼所见,步卒中央却是拱卫着数千白马骑兵,伞盖仪仗、白马旌旗无一不在,且直往此处而来时,众人却是再不怀疑许子远的头脑了。

很显然,卫将军公孙珣真的已经到了。

……

“汉末,关张并得万人敌之言,及袁绍初围邯郸……审配守城,关羽分兵三千,出城建营,参军郭嘉随之,曰:‘敌虽众,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羽大善之,于是翌日三击敌营田银部,斩将溃营,惊怖其众,绍稍沮。隔日,乃建土山,欲诱羽而擒。嘉进曰:‘此十面埋伏之策也,将军可稍缓。’羽对曰:‘非其言也,且观成败。’乃趣千众出营,绕城缓行,及到土山前,正见雷雨大作,乃乘雨而攻,大破之,兼斩袁军大将高览,方得胜而归。绍既被挫锐气,又逢大雨,知不可为,竟以十万众不得为而走……待数月,邯郸疲敝,绍以秋收后兵马俱全,遂再发十万众合围邯郸,几得之,适逢太祖亲援将至,方走。时张飞在城中,乃语关羽:‘卫将军至矣,将有大战,吾等为卫将军爪牙之任,不先折其势,则大战不得也。’羽大赞之,二将乃并骑兵,得七百众,追而攻之。绍忧,乃使中郎将文丑率骁将八千,翼而阻,羽、飞以七百骑入八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阻骑散乱难制,终不可卒脱。”——《旧燕书》·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

诗曰:白马将军讨董成,义士还乡尽锦圭。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百战沙场皆疲敝,忽闻城南已合数重围。

甲光向日金鳞开,黑云压城城欲摧。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突营斩杀河北将,一人独领千骑负刀回!

第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