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更觉归可喜(第5/5页)

“乱世当中,这种事情躲不掉的。”荀彧立在堂前,微微对着自家兄长笑道。“哪里能不让人冒险呢?至于为何去污城,也只是一时好奇,想看看关云长到底是携民北归还是驱民偷城而已,兄长不必过虑。”

“奉孝不是都说了吗?这种事情没有区别……”荀谌也是无奈。

“奉孝说的不对。”荀彧喟然摇头。“有些事情对有些人是没区别的,但有些事情对于有些人却是事关根本……兄长不用过虑,我觉得关云长未必会杀人,便是真杀人,也是奉孝先死,他死了,没人报平安与我,我躲开便是。”

荀谌半是无奈,半是好笑,只能转身而走,但走不了几步,却又见到郭嘉正扶着腰中长剑好整以暇的立在堂前一处大树后,俨然将之前荀彧的玩笑听得一清二楚,却不由愈发摇头不止,然后兀自走开。

荀彧不慌不忙,继续往前来到树下,对郭嘉出现在此处也丝毫不以为意,似乎早就看到一般,只是微微拱手赔礼:“奉孝……”

“文若兄不必解释。”郭嘉一手扶剑,一手掩鼻而言。“我本就是想去见识一下卫将军麾下人物的,之前去邯郸只见到审正南,还未曾见这关云长呢……而且再说了,且不提我远远去看老百姓形状,就能知道这些人是被驱还是自发迁移,便是真倒霉被活剐了,也一定先派个人报个假平安,骗文若兄留在污城,将来与我一同共赴黄泉……既如此,又有什么不甘的呢?”

“原来如此。”荀彧一时失笑。“倒是我计较错了,却从不知奉孝如此阴险……但你不要掩鼻了行不行?我知道夏日熏香混着汗气不好闻,回去便扔了香囊总行了吧?”

“现在便扔吧!”郭嘉恳切言道。“着实难闻,一刻都难忍!再说了,之前你引着我们从颍川逃难至此,路上不是都没用吗,不也无人嫌弃你?如何稍微安顿下来,又要熏香?还偏偏买不起好香,只能买劣香!如此劣香加汗气……”

“习惯了而已。”斑驳树影之下,荀彧低头解开自己的香囊,将其中之物倾倒完毕,然后一时幽幽感叹。“几十年的习惯,怎么可能轻易改的掉呢?人生于世,本心定于少年,岂是虚言?”

……

“汉末荀彧,伟美有仪容,与人言如沐春风,又好熏香。故常曰:‘荀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世说新语》·容止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