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呼喝而死(第5/6页)

张副帅不顾年高力尽,拄杖高呼黄天不止,第一个跟在对方身后奔走呼喝。俄而,那些本就是程远志徒弟、信众的小帅们也纷纷举刀持矛,摇旗巡行,催促手下败卒折身为黄天死战!

数里外,白马旗下,公孙珣骑在马上,押着成军才一日,所谓只能打顺风仗的汉军主力,逼迫着黄巾军败兵往范阳城下而走……话说,本该有些紧张的他,此时居然有些难以名状的失望心思,反而有些百无聊赖起来。

然而忽然间,前方一阵骚动,公孙珣一时茫然,抬起头来才发现,前方黄巾军败兵居然有些停滞的迹象,并随即变得骚动不已。稍倾,汉军才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居然是有一人,负着黄旗,骑着驴子在贼军中左右奔走,呼喝整队,煞是显眼。

公孙珣一边疑惑一边继续督军向前,却又听到前面黄巾军溃兵中渐渐躁动起来,嘈杂之声也愈发响亮,到了最后居然汇成了一句虽然耳熟至极,却实际上在黄巾起事后极少听到的口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声音越来越大,这声口号也越喊越响,早已经疲惫不堪,一路南行的黄巾军此时纷纷驻足而立,而原本士气旺盛的一路前行逼迫的汉军主力却愈发显出了一些迟滞之感。

公孙珣心知有异,但依然作出决断,准备在此处提前交战,再度击溃黄巾军。于是,他便当即下令全军驻足,然后便往一处微微凸起的小坡上行去,准备占据视野优势指挥战斗。

军中其余诸将见状,也是纷纷往此处聚拢而来。

而就在公孙珣来到坡上之时,忽然间,坡上汉军有些杂乱的阵中,一名不知道是降卒出身还是之前涿郡本地刚刚入伍的持矛汉军,忍不住小声学了一句:

“苍天已死……”

声音很小,说了一半便赶紧咽下,但却格外清晰。

这让骑马走过一旁的公孙珣陡然勒马,一时失神看向这名‘汉卒’!

跟在身旁的韩当不敢犹豫,即刻纵马拔刀来到这名汉军士卒面前,一刀斩下此人首级,并严加训斥,周边士卒当即悚然!

公孙珣没有理会韩当其实非常正确的处置,而是将目光从这名‘属下’的尸首上移开,复又面无表情的看向了前面一里多外的黄巾军阵。

彼处,局势再度发生了变化。

那名骑着驴子、额头上绑着黄布带子的黄巾军首领,一手擎着黄天之旗,一手持着一把没了刀鞘的环首刀,居然昂然出列,准备以卵击石!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没有什么训诫,没有什么鼓舞人心之言,八个字喊出来以后,此人居然一驴当先,负旗举刀,望着汉军阵中一往无前而来!

随即,不下两千黄巾败兵居然都随着他一边蜂拥而下,一边呼喝不止!

八字之言,声震于野,或者说响彻天际!

“真是……”立在公孙珣侧前方的魏越忍不住嘲笑道。“喊得响便能胜吗?彼辈无粮无械,累饿交加,隔着大半里路,我们不用反击,只需稳住阵脚让他们来冲,彼辈便要一触即溃的……那领头的莫不就是程远志吗?居然骑着一头驴……哈哈……”

魏越一边说一边笑,然而笑到一半便笑不下去了,因为坡上的公孙珣盯着那个骑驴之人,和这股不自量力反扑之势,脸色居然越来越严肃……这时候再笑,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当然,魏越依然不知道公孙珣为何如此严肃。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而就在这时,公孙珣忽然幽幽重复了一遍这个响彻于耳的口号,然后却即仰头大笑,笑的肆无忌惮。“哈哈哈哈……”

众将闻声俱皆色变,有如魏越这种,依旧不知自家君侯为何发笑,只是觉得惶恐而已;但有些人,如娄圭,恍惚间却觉得耳旁有什么东西裂开了一般;又如关羽,仿佛听到了有刀子在自己身畔出鞘一样。

“诸位!”公孙珣笑完之后,忽然提马向前越过诸将,面上笑意不止,却是抬手指向了南面呼喊不止渐渐逼近的黄巾军军阵,声音也是格外响亮。“自黄巾贼起事谋逆以来,天下纷扰,州郡失措者数十不止。可我携诸君与之相战,却只觉得彼辈黯淡无能,昏悖可笑,破之更如小儿戏于井瓦之间!”

众将纷纷于马上昂然挺胸。

“不意,”公孙珣忽然变色。“事至于此,却能见一黄巾渠帅知耻而奋勇,也能见上千太平道信众悍不畏死,以身殉其黄天,虽然依旧可笑,却也不失豪烈。诸君,我欲先借此骑驴人之首,悬于范阳城门之下,以求震慑,又欲再收之而厚葬,以慰其豪烈……谁能替我取回来?!”

除了主骑韩当以外,众将几乎齐齐震动响应,然后便纷纷越过公孙珣,各自回阵去呼喊亲近骑士,准备持矛裂阵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