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五章 昏君与奸臣的时代(第2/3页)

尤其是那句臭名昭著的话,可以说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是,他绝对比明末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有能力。

杨信一向对他赏识,虽然比不得孙传庭,卢象升,但至少认为他是能臣,那么以后就算镇南王掌权也不会亏待他。

他也很清楚这一点。

那地又算的了什么?

要地无非就是为了能够赚银子。

可只要他手中还有权力,想弄到银子还不简单?

杨嗣昌就这样,用五十二具摔死的尸体,来作为他给福王的答复,而且紧接着原本在前线警戒杨信部下的御营各军撤回,迅速分开进驻湖广和江西各府州甚至县。尽管那些士绅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但却也没有人敢动,事实上他们也就是心里不甘而已,真要他们起兵响应弘光,他们也没那胆子,他们终究不是北方那些士绅。

土地的确重要。

可没有土地也不是说就过不下去。

尤其是江浙这两年的繁荣,那些失去土地不得不全力转向工商业的士绅目前的情况,都足以让这两省士绅都保持理智。

再说也打不过啊!

杨嗣昌手段残忍了些,但他做的真没错啊!

他看似向杨信举手投降,但实际上他是真正保住了两省士绅啊!

“这才是聪明人!”

镇南王满意地合上了杨嗣昌的密奏。

这是通过海路由南京的通讯舰送来的,杨嗣昌动手之后紧接着就把这份密奏送到了南京,而南京的通讯舰用了仅仅三天送到大沽口,实际距离杨嗣昌把那些官员扔下锁江楼才只过去了四天,估计此刻就连洛阳的弘光都不知道杨嗣昌已经抛弃他的消息。

“去告诉洪承畴,剩下就看他的了!”

杨信把奏折递给身旁的手下。

这时候该收网了。

之前杨信等的就是杨嗣昌的选择。

除了他,别人都不值一提。

闽粤完全不用管,他们闲得蛋疼了也不会搀和的。

这两年闽粤两省正快快乐乐享受他们的幸福时光,之前对马尼拉的讨伐之后,联合舰队紧接着又登陆西贡,在西贡正式建立了殖民地,虽然海上贸易的确都被强行收入了南洋公司,但问题是南洋公司不管陆地上的,沿途各国深入内陆的贸易是随便玩的。

以前还得考虑安全问题,但马尼拉之战后南洋各国全都心惊胆战,对于这些商人都是全力保护。

毕竟他们出事就意味着大明舰队打上门。

闽粤两省不关心别的,只要能让他们出海做生意就行,不让他们出海做生意就是仇人,相反保护他们出海做生意就是亲人,其他完全不值一提,分地就分地好了,虽然也有些舍不得,但为了这点小事就冒生命危险就不值得了。家里一万亩地被分了,大不了去南洋再开十万亩,一个湄公河三角洲待开垦的耕地就比广东全省都多。

镇南王已经说了,那一块都是大明的,随便开垦,谁开垦就归谁。

至于广西的确不好说怎样,但他们的实力不值一提,真心搀和无非就是一巴掌拍死而已,云南巡抚闵洪学也不会搀和,如果沐家敢,他反而会收拾沐家,不过沐家也没那胆子。

贵州的王三善也是有心无力。

当然,也不敢。

他可是清楚镇南王战斗力的,哪怕他作为一个河南人,真心想为家乡的士绅们尽一份力量也没用,更何况他旁边还有一堆杨家的庄户,他敢接弘光的圣旨第二天就得在贵阳面对杨家的家丁。这些年杨信从各地招募了大量雇员,带着土豆和玉米种子,到之前他和王三善商议好的遵义及贵阳周围,因为他带走那些降军而荒废的土地上种植。

同时向周围扩散这些新作物的种子。

土豆在江浙的确没什么用,但在贵州可是一年两熟。

剩下还有就是朱燮元了,他倒是一直走在反杨的前列,每一次都会站出仗义执言,但可惜每一次都是干打雷不下雨,就是嘴上喊的响亮,实际行动为零,一次次放嘴炮显示他的存在,因为朱燮元家是浙江的,他敢动手朱家就完了,他还不至于那么傻。

再说他敢动手的话,秦良玉,陇庆祥,白再香这帮女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让他知道妇女能顶半边天。

之前杨信顾虑的,主要就是杨嗣昌,不是说他担心杨嗣昌的实力,而是杨嗣昌一旦倒向弘光,他就必须得面对一场席卷两省的混乱了,一旦混乱起来,他也不敢说能控制。实际上在北方这次就多多少少有些失控,但北方失控危害小,江西湖广失控危害大,这可是大明目前最主要的两大产粮区,这两省的混乱会严重影响今年的粮食产量。

现在他就可以放心了。

至于如何收网……

这个不需要镇南王操心,洪承畴就会解决好的,镇南王对洪承畴的能力没什么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