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昭和维新(18)

“长官,刚刚收到电报,我军已占领新喀里多尼亚,敌军抵抗甚微,据悉大部分力量已撤回澳新,只有少部分殿后部队被我军俘虏,战事不算激烈,我方损失极其轻微。”

堀悌吉微微点头:“这么说,西太平洋上除无人岛外,其余被敌军占领的岛屿只有澳新两地了?”

“是的。”大西泷治郎问道,“需要制定进攻澳新的计划么?”

“澳大利亚恐怕是打不下来的,新西兰也没这么好打,先评估一下敌情,看看敌人有多少兵力吧。”

“军令部原本有粗略估计,认为澳大利亚有部队20万左右,新西兰最多10万兵力,经紧急动员后大概可再翻一倍,然后两地原先驻守的美军再加上这次从各岛撤回的美军预计12-15万之间……”大西泷治郎预估了一个数字,“总体兵力在70-80万左右,即便往多了算,也不会超过100万——对人口总和不到1000万的澳新两国而言,这几乎是动员极限了。”

“所以有人认为澳新可下?”

“下不了的,至少短期内下不了,而长期就更麻烦……”一旁的松田千秋叹了口气,“新西兰还有希望去争夺一番,澳大利亚,实在太困难了。”

其他参谋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判断,既然判断敌军不超过100万人,那就堆上100万兵力打过去就是,哪怕100万打不过,再加100万就是了——陆军现在可有400多万兵力呢,再说,以帝国军人之勇武,哪里用得着200万人,估计50万就够了吧。

堀悌吉微微一笑,示意松田千秋:“你给大家讲讲打不下澳新的道理。”

“首先,从地理上看,澳大利亚面积虽然广大,但其人口稠密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带以墨尔本、悉尼为中心的城市地带,这个位置比帝国本土到夏威夷的距离还要再远上1000多公里,如果到新西兰,则要再远上2000公里,补给与后勤而不是兵力将是作战最大的制约,德国本土到南美、中美差不多也是这个距离,以德国之强盛、又有全欧洲后勤力量为保障,到目前为止向中美、南美派遣的兵力还不到30万,可见保障供应之难;

其次,从人种上看,澳新基本是白人人种,如果只是一般性战争,那就是纯粹军事力量较量,可一旦我军要进攻其本土,可能会面临全面皆兵局面,我们难获当地之人帮助,反观德国,不仅在南美有阿根廷、乌拉圭等拉普拉塔集团帮助,在当地还有欧陆裔白人和其他希望摆脱美国统治的人口帮助——比如目前亲德的巴西政府,即便这样,德国也不敢进攻美国本土,这和我们进攻澳新本土的顾虑是一样的;

再次,目前我们兵力已严重不足。表面上看陆军有400多万兵力,可关东军要预防东俄不能轻动,中国军有中国大陆战场,印度军还在稳定印度局面,南方军的兵力分布已从夏威夷、中途岛、萨摩亚、斐济、新喀里多尼亚一线到马里亚纳、菲律宾,兵力极度分散,如果不是联合舰队的力量威慑并控制相关海域,纯粹就是各个击破的风险——如果没有联合舰队,哪怕将南方军增加到100万人都不够用!

最后……打下这么多地盘干什么用?单纯为了版图好看?财政不用管?经济不用管?民众也不用管?只为成就陛下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成就长官的赫赫威名?长官善战之名已前无古人了,还待如何?”

最后一条听得一干中佐、大佐参谋瞠目结舌,心想不愧为“非国民”的松田将军,敢这么说也是独一份了。不过奇怪的是长官一点都不生气,难道长官也这么想?

“打下这么多土地,帝国军人要想分享其中之利何其难也……海军第二批军功授田名单已经公布,陆军连个条陈和规划都没有。”

一说起这个,参谋们都义愤填膺:“陆军也太过分了!”

“不仅陆军过分,财阀们更过分,长官刚刚说为体谅国家财政,主动将海军军费压缩15%,财阀们就说要把节约下来的军费弥补他们的损失,说海军的军功授田是抢了他们的东西,要补偿。”

“胡说,每一寸土地都是陆海军将士浴血奋战夺下来的,关财阀们什么事?就算是他们造一点物资、军备,也是国民用税收购买的,他们早就赚得盆满钵满,还有脸提补偿?”

“发电报给小泽君,联合舰队主力可以回师了,战利品清点回运……有关伤亡、军功迅速统计,7月20日,第三批军功授田人员名单必须公布,同时,第一批授田名单中已准备好的家庭可从本土启运。”堀悌吉想了想又补充道,“用我个人名义发电报给南方军,这次占领了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一线又牵制了一批陆军兵力,如果大本营要抽调部队回国,建议他们暂缓或放在最后一批,等所罗门群岛交割完成后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