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转向(3)

听到金上将的嘲讽,赫尔的脸顿时拉了下来,不过他万万没想到马歇尔对他的意见也很大,认为让一个国务卿指手画脚打这里不打那里完全捞过界了,难道需要军方出面告诉外交系统怎么做么?那不和日本一样了?

罗斯福装作没听见金上将口中的抱怨,只问道:“时间能不能快一点?阿根廷的情况对南美各国冲击很严重,各国都等着我们迅速反应,光国务院表态没用,那是嘴炮,要拿出真枪实弹来……”

听到总统用“嘴炮”来形容自己的外交努力,赫尔的脸更黑了,不过一句话也不敢反驳——谁让自己前两天说欧洲重要,这两天受了压力又说南美重要。首鼠两端,不被总统直接痛骂一顿算好了。海军快速撤退军舰又对何时反击含含糊糊的表态引起了南美各国恐慌,大家纷纷在问:美国这是什么意思?要把南美丢给轴心,自己缩回北美大陆去过日子么?

“已够快了,我甚至怀疑圣诞节都不一定能发动反攻,现在情况很清楚,马岛敌军就是7月下旬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这一批,敌人从筹划到实施至少经过了几个月,从事后来看,他们不但早就和庇隆接上了头,相互间配合得天衣无缝。”金上将不忘敲打多诺万一番,“可惜我们有些人沾沾自喜,总认为一切都在掌握中。”

多诺万不敢反驳,只把头低了下去。

罗斯福知道金上将一肚子怨气,他必须让对方发泄出来——金上将从来就是以怨报怨、以德报德的人,指望金上将能以德服人、以德报怨还不如指望堀悌吉明天率联合舰队投奔美国。

“这几个月海军可以做些什么积极工作?”

“我们的任务很重,真的。”金上将叹了口气,倒起了苦水。

当初为保障亚速尔战役,发疯一般地大造特造护航航母,现在数量是有保障了,可合格人手却不好凑,先别说调配1000多名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是个要命的问题,光船员就让海军部抓破了头皮。两年来,特别是最近一年以来,海军连续沉船,虽然有斯普鲁恩斯这样用驱逐舰搭载人员的举动,但人员损失始终在持续、快速增长。经南太平洋、印度洋、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塔拉瓦等历次重大战役,海军直接人员损失(毙、伤、俘)超过10万人,如果再把太平洋地区夺岛、潜艇作战、护航军舰等陆陆续续的损失加上去,人员损失已超过15万人,如果从珍珠港事件开始算,再加上陆战队的损失,海军人数损失已超过25万人。

这是个令人非常恐惧的数字,因为珍珠港战役前全美海军(包括陆战队)还不到25万,等于轴心各国用两年时间就把美国海军给彻底“洗”了一遍,现在护航军舰开始启用一战的老军官担任船长,在特纳的计划里,霸王行动很多护航航母将直接从商船调集熟练水手补充。问题是商船损失同样不小,大西洋潜艇战每月损失吨位都超过100万吨,最高峰时,轴心出动舰队和潜艇联合封锁,一个月一口气干掉165万吨。

整个1943年1-8月,英美在大西洋方向损失的商船吨位就达940万吨。而美国造船能力目前只有150万吨/月出头,一年大概是1800万,表面看似乎德国击沉的还不如美国建造的多,可美国商船要使用的地方并非只有北大西洋,南大西洋的巴西和南非,太平洋方向的印度、澳新都仰仗美国的供应,加起来的损失也有二三十万吨。加在一起正好把美国每月的新增吨位数吃掉。唯一让海军部暗喜的是德军彻底截断大西洋航运的那个月,由于不需要执行几乎必死的任务,商船损失骤然下降到40万吨以内——结果那个月大不列颠差点被人勒死。

当然,作为世界土豪和工业霸主,美国还有潜力可挖,随着英国船厂工人大量抵达,预计1944年全年建造量可提升到200万吨/月,全年2400万吨以上——历史上的二战巅峰只是1900万吨/年。

罗斯福口口声声承诺丘吉尔每月提供100万吨成品油,事实上几乎从未实现过,无论是运送120万吨抑或150万吨,最后英国人收到的总要打些折扣,或是7折或是6折,罗斯福总统很想再加点量,比如每个月提供200万吨,可海军方面告诉他这办不到,因为运输成品的T2T3油轮建造速度远没有自由轮(胜利轮)快,就连海军一直期待的用油轮改建的大型护航航母都被迫取消——桑加蒙级就此成为绝唱。

金上将这次要抱怨的显然不是吨位和物资,这不该是他操心的事,他忧虑的是人员。自由轮平均建造周期40天一艘,最快时5天一艘,现在有英国造船工人加入,速度还能加快。可无论是5天还是40天,合格的船员却没办法同步变出来。按美国的传统,一名合格的远洋海员需要2-3年专科学校的培养,然后上船实践几个月才算是大功告成。现在倒好,匆匆忙忙在陆地上速成6个月就塞进船执行任务,只要能活着往返一趟,立即就可以吹牛说自己是“老水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