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回国(第3/4页)

这不,当时在旁田黯调侃:“此次阿仲如此威武,从秦国手中夺回二百余里西河土地,让你段干氏能重返祖先牧马之地,段干兄你就不表示一下?”

一听这话,段干寅十分豪迈地伸出两根手指:“当然要有所表示!为叔愿资助方城两万匹战马!如何?”

还别说,这个数目着实惊住了蒙仲与田黯,二人都有些怀疑段干寅是不是过于高兴而糊涂了。

要知道能作为战马的,必然是最优秀的上等马,然而两万匹上等战马……别说段干氏一族,集魏国举国之力能否办到都两说。

可能是注意到了蒙仲与田黯古怪的表情,段干寅气笑道:“老夫又没说一次交付,五到十年之内吧。”

五到十年,这还差不多。

蒙仲与田黯相视点点头:这老头总算还没糊涂。

随后,段干寅与田黯又与蒙仲聊了些有关于宋国的事。

不得不说,宋国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这次齐国出兵进攻宋国,兵分两路,一路从济南(济水南)径直南下,穿过东郡齐鲁边界,攻打宋国的北部,像方与、单父、陶邑等等,皆在这路齐军的进攻路线上;而另一路则兵出莒城,南下攻占郯城,继而攻占薛邑、邳县,最终兵峰直指彭城。

据魏国最新得到的消息,郯城已经被齐军攻破了,十几万齐军高歌猛进,直取彭城,打得宋国的军队是节节败退。

说实话,对此蒙仲感到很纳闷。

齐强宋弱,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此番齐国吸取了前两次讨伐宋国失败的教训,倾尽举国力量攻打宋国,这的确不是宋国能够抵挡的,但宋国也不至于败地这么快吧?

方与、单父、陶邑等宋国北部城池的失利姑且不提,毕竟宋国这些年确实没花太多力气在北边,可郯城,郯城却不应该如此轻易就丢掉。

要知道,郯城是太子戴武亲自驻守的城池,且此前太子戴武听取了蒙仲的建议,在郯城一带建造了好几个小城池当做据点,每座小城池虽然规模都不大,只能驻扎个几千人,但彼此相距都不远,便于相互支援、互为掎角之势,可以说完全都是为了防止齐军大举入侵而设的,按理来说应该能守上更长的时间才对。

“关于宋国,老夫倒是听说过一个消息……”

捋了捋胡须,段干寅对蒙仲说道:“去年年末,有传出宋王偃与太子戴武不和,太子戴武欲兴兵夺位……”

“……”

蒙仲眨了眨眼睛,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谁?太子?戴武?兴兵夺位?”

他感觉难以置信。

如果说是别的国家的事,那他不清楚,可那是宋国,是他出身的国家,他还会不清楚么?

比如说这则传闻中‘兴兵夺位’的宋太子戴武,蒙仲怎么可能不了解?

太子戴武,他义兄惠盎与宋臣薛居州精心教导的未来君主,言行举止一副儒家弟子做派,重视礼数、看重仁义,怎么可能会兴兵夺取他父亲宋王偃的王位?

更何况,宋国君主的位置,其实宋王偃早就传给太子戴武,严格来说,如今戴武才是宋国的君主,其父戴偃是太上王,地位就好比赵国的赵主父……

『唔?』

一想到赵主父,蒙仲心中不明缘由地咯噔一下。

说实话,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赵国的事,他绝对不会相信这则传闻,因为他认识的宋王偃与太子戴武父子二人,是没有理由出现矛盾的,但正因为亲身经历过赵国的事,他反而吃不准了……

赵国沙丘宫变的本质是什么?是因为公子赵章谋反?

可能天底下绝大多数的世人都如此认为,但亲身经历过那件事的蒙仲却知道,那次赵国内乱的原因,其实在于赵主父……

虽然蒙仲一直很尊敬赵主父,且至今仍因为赵主父而不想原谅赵王何,但他必须得承认,那次赵国的内乱,其实是赵主父引起的,因为赵主父后悔过早将王位传给赵何,试图借公子赵章谋反一事,重新夺回王位,再当几年赵王,去实现他对赵国的种种设想……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蒙仲的印象中,宋王偃跟赵主父的性格极其相似,同样傲骨、同样好战,且同样对各自的国家抱有极高的热诚……

『难道……』

皱了皱眉,蒙仲微微色变。

他无法确认段干寅所述的这则谣言是否属实,但他可以肯定,倘若这则谣言属实,宋王偃与太子戴武之间确实发生了什么政治权力上的矛盾与冲突,那么绝对就是宋王偃挑起来的……

因为戴武不是赵章,赵章因为有过被废除太子位的经历而变得偏激,但戴武没有,他从一开始都是作为宋国未来的继承者被培养,根本不可能存在被废除太子之位的可能,并且,戴武还被惠盎、薛居州培养得简直跟儒家弟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