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战争的气氛(第3/4页)

听完魏冉的分析,秦王稷也逐渐冷静了下来,他问魏冉道:“舅舅,依眼下的局势,我大秦还有与魏韩两国和谈的必要么?”

魏冉想了想说道:“倘若蒙仲果真取代公孙竖而成为河东守,那就没有必要再跟魏国和谈了,臣与白起多次聊过蒙仲,蒙仲这个人,务实而本分,臣不难猜测,一旦蒙仲成为河东守,前几年他或许会与大秦互不侵犯,因为他需要时间发展河东,或者安排针对我大秦的军队部署,但三五年之后,我大秦恐怕就要时时刻刻面对蒙仲的进攻……这就是臣所说的‘务实’;至于‘本分’,蒙仲乃庄周、惠施、孟轲三人的弟子,他并不是一个有贪欲的人,况且为了其三位老师的名誉考虑,蒙仲也不会做出背弃魏国的事来,因此想要策反此人,几乎毫无可能……”

年轻的秦王稷眼眸中闪过几丝厉色:“那就只能开战了?”

“只能开战!”魏冉神色凝重地点头说道:“倘若魏国执意要把蒙仲放在河东,那就什么都不必再谈了!”

“唔。”

秦王稷微微点了点头,咬牙说道:“既然如此,迁都岐地的事立刻执行,待开春后冰雪消融,我大秦与魏韩两军一决生死!”

相比较秦王稷的果决,魏冉反而有些迟疑,但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两个时辰后,魏冉出现在他姐姐宣太后的甘泉宫,向宣太后禀告了当前的情况。

不同于年轻气盛的秦王稷,稳重的宣太后在静静听完魏冉的讲述后,并未急着表态,而是问魏冉道:“倘若我大秦与魏韩两国发动倾国之战,我大秦能有几分胜算?”

魏冉想了想,如实地说道:“倘若能说动楚国帮衬,应该有五分胜算击退魏韩两军,收复失地。”

宣太后闻言后大感惊诧:“有楚国帮衬我大秦,竟也只有五分胜算?”

魏冉解释道:“蒙仲、公孙竖、暴鸢三人的军队,合计有接近十万左右,再考虑到他们三人背靠河东郡,纵使我大秦倾尽举国之力,充其量也只能逼对手放弃郑县、退守阴晋。但蒙仲绝对不会放弃阴晋,假如我猜测不错的话,他会加紧进攻河西,分担我大秦对阴晋造成的压力,而我大秦到时候为了逼蒙仲退兵,也会派兵攻入河东郡,不难猜测,到时候西至咸阳,东至河东郡,这片广达数百里的土地,皆会成为秦魏两军激战的战场……”

“这不是两败俱伤的局面么?”宣太后惊讶地问道。

听到这话,魏冉苦笑着点了点头:“就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诚然,就是因为预测到一旦开战就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因此魏冉才会多次拜访公孙竖与蒙仲,而公孙竖与蒙仲虽说每回都拒绝魏冉提出的条件,但还是每次都和气地接待魏冉,说白了,双方都不想打,因此和谈虽说进展不大,但本质上还是在向前推进,直到翟章的出现打破了双方的‘默契’。

在听到魏冉的话后,宣太后沉思了片刻,旋即开口说道:“如你所言,既然那蒙仲其实也不想开战,那就索性先晾着他……”

“太后的意思是?”

“开春之后,将征募的军队以及可调用的军队,通通调到临晋一带……我大秦已经满足了赵、齐、燕三军提出的条件,纵使魏韩两军有意绑架赵、齐、燕三军,三军也未必会就范,在这个前提下,我大秦与魏韩两军乃至河东郡开战,损失未必会比对方多……”

魏冉点点头,他当然明白宣太后的意思,无非就是反过来对魏韩两国施压罢了。

问题是,这样会不会刺激到蒙仲呢?

似乎是看出了魏冉的顾虑,宣太后正色说道:“是故,需要你留在阴晋,继续与那位郾城君交涉……”

一边与魏韩两军开战,一边与魏韩两军交涉?

在彼此的攻伐中寻求相互妥协、相互退让的契机?

魏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也觉得,像这样‘不亢不卑’的方式,或许是对抗魏韩两国、且寻求与魏韩两国和谈的唯一出路了。

当日,魏冉再次前往咸阳宫,与秦王稷商议了宣太后的考量。

次日,魏冉离开咸阳,再次前赴阴晋。

魏冉的返回,让蒙仲、公孙竖、翟章几人松了口气,可没想到十几日之后,河东郡的蒲板城忽然送来紧急消息,说秦国陆陆续续将数万军队调到临晋,以至于从蒲板城隔河观瞧临晋方向,对面在短短几日内就建起了数座军军营,且有不计其数的秦卒来回走动。

得知这个消息后,蒙仲先与公孙竖、翟章二人合计了一番,随后又请来暴鸢做了一番商议。

不久之后,分布在郑县、阴晋等地的魏韩两军,忽然开始打造攻城器械,而河东郡那边,公孙竖亦紧急下令调军至蒲板、风陵渡等边境城池,同时加紧粮草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