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联军齐心(第2/4页)

说实话,别说继续讨伐秦国,本身他齐国讨伐秦国,实际上就捞不着什么实质的好处,难道他齐国还能从秦国这边抢几块土地,隔着魏、韩、宋三国千里之遥来治理这几块土地不成?——名将匡章之前几次讨伐秦国,其实主要目的只是因为遏制秦国,顺便替他齐国扬威。

说白了,当时齐国自认为是中原的霸主,不允许秦国吞并魏韩两国而超越他,因此当时齐国要打压秦国,顺便震慑那些对他齐国抱持非善之意的国家。

可现如今,齐国内部都是一团糟,哪还有什么精力来维持霸主的形象?这次讨伐秦国,说白了就是怕三晋抱团后对他齐国下手,因此早早表明态度、与‘违制称帝’的秦国划清界限。

抛开这一层,打不打秦国,其实对齐国来说已经无所谓了,因为日渐衰弱的齐国早已不再是中原的霸主,既无法遏制秦国的崛起,亦无法再维持霸主的姿态。

可秦国在准备收拾三晋联军的时候,似乎准备着将他齐军也一起收拾,田触当然无法接受。

更别说,三晋联军与秦国打地越凶,其实对齐国越发有利——唯一的抵触,就是他五万齐军可能无法置身事外了。

沉思半晌后,田触点头说道:“既秦国有害人之心,在下又岂会引颈受戮?在下支持继续进兵秦国!”

从旁,乐毅也在田触表明态度后,点点头说道:“在下亦支持继续进兵秦国。”

见田触与乐毅皆表示赞同,李兑点点头,沉声说道:“因为某些原因,我联军即将陷入粮草供输不及的窘迫,但总得来说,我联军优势很大……近百年来,我中原各国多次合纵伐秦,期间不乏有像犀首、匡章那般的名将统帅,但即便如此,最好的战果也不过是攻破函谷关,连函谷道都未曾攻破,而眼下,我军却打到了这阴晋一带,倘若能继续进兵,再往西攻克三五百里土地,便可打到秦国的都城咸阳!但前提是,我五国军队必须团结一致,倘若再三心二意,怕是会被秦人分而歼之,最终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到时候,秦人将踏着我五国士卒的尸体,威慑天下!”

听着李兑的侃侃而谈,暴鸢眼中闪过一丝嘲讽,似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蒙仲,仿佛是在无声地嘲笑李兑。

也难怪,毕竟在暴鸢眼里,李兑在讨伐秦国这件事上意志根本不坚定,只不过是被逼地没有办法了,危及到其自身了,李兑这才改变了其原来的打算而已。

蒙仲当然注意到了暴鸢的眼色,不动声色地朝暴鸢微微摇了摇头。

他根本不在乎李兑出于什么目的而决定继续讨伐秦国,更不至于会嘲笑李兑,不管日后如何,至少这一刻,他二十余万五国联军很有机会团结起来,为了摆脱冬季来临前军中缺粮的窘迫,对了击溃对他们虎视眈眈的秦军,而真正的团结起来。

而有些讽刺的是,他五国联军能真正得以团结的契机,居然还是对面的秦军促成的……

说实话,别看在劝说李兑的时候蒙仲说得头头是道,那些都是蒙仲随口瞎编的,当时他能自圆其说就已经尽力了,根本拿不出什么证据来,然而让令他啼笑皆非的是,那随口瞎编的猜测,似乎还真猜中了秦人的企图。

这就……很奇妙。

既然五人皆主张继续对秦国用兵,接下来,五人便就当前的局势做出了一番商议。

这里就必须提及一件事,那就是李兑对自身情绪的控制。

别看他在意识到自己受骗后极其恼怒,恨不得割下那秦使甘召的舌头、然后将其驱逐回秦军那边,但他很快就控制了自己的愤怒情绪,立刻改变命令将那甘召以及其随从全部关押起来,严加看守,这个做法使得联军占据了先机。

基于这一点,李兑提出了夜袭秦军的主张。

他吩咐近卫取来行军图,平铺在帐内的矮桌上,随后又请暴鸢、蒙仲、田触、乐毅四人围而观之。

期间,他对几人说道:“论带兵打仗,老夫不如几位,更不如郾城君,但有一点老夫还是看得出来,那就是阴晋对我军的重要性。”

他指了指行军图上的晋阴城,继续说道:“迄今为止,我军的粮道,皆是经韩国、经函谷道,运输至此,道路蜿蜒,耗时颇久,是故我联军军中的储粮越来越少;但倘若我等可以拿下阴晋,便可以经水路将粮草运输至此,更别说阴晋与魏国河东郡的风陵渡隔河相望,拿下此地,我军还能得到公孙郡守的协助,大大减轻我军所面临的险峻。”

这一番分析,听着众人连连点头。

纵使是蒙仲也必须承认,尽管李兑在战术上可能没什么造诣,毕竟年纪也大了,各种反应能力不如年轻人;但在战略方面,李兑的眼光还是很敏锐的,一眼就看出了解决他联军当前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攻陷阴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