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再会田文(一)(第3/4页)

“李大夫言重了。”蒙仲笑着摇了摇头。

“小兄弟,不知那份‘册封状’……”

“在这里。”

蒙仲遂从怀中取出一个竹筒,递给李史。

只见李史接过竹筒,将上面的盖子打开,从中取出一块布,双手将其摊开,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字,正是宋王偃将薛邑赠予田文作为封邑的正式册封令,且布上还盖有宋王偃的印章。

“唔、唔。”

端详了一阵,李史将那块布重新叠好放回竹筒,然后将竹筒抵还给蒙仲,口中说道:“前一阵子老夫收到惠相的书信,言欲以薛邑为诱,使田文助我宋国,事后老夫已去请见了田文,说起了此事,田文颇为意动,只不过尚未等到大王的这份诏令,因此田文这几日亦是含糊其辞……待会小兄弟与老夫一同去见田文,呈上此物,我想田文必定会允诺助我宋国一臂之力。”

蒙仲微笑着点了点头,目光打量着手中的这个竹筒,心中暗暗感慨着义兄惠盎对他的照顾。

不错,蒙仲之所以一定要在年前赶到魏国,为此不惜冒着风雪而来,就是为了及早将这份宋王偃的册封状令交给田文,使田文不再阻在宋国与魏国的结盟一事。

至于惠盎为何要将这份重要的册封状令交给蒙仲,无非就是照顾蒙仲罢了——只要蒙仲带着这份厚礼前去见薛公田文,纵使田文此前与蒙仲有着深仇大恨,这回也得看在这份厚礼的面子上,勉为其难招待蒙仲。

这岂非就是与田文化解恩怨的一个好的开端?

不得不说,惠盎亦是用心良苦。

“这就去见田文么?”收回竹筒后,蒙仲问李史道。

听闻此言,李史看了一眼有些疲倦的蒙仲,犹豫着说道:“老夫以为,此事愈早愈好,但……”

还没等李史说完,就见蒙仲笑着说道:“既然如此,请容在下先换身衣裳,随后再与李大夫去请见田文。”

李史当即点头:“好、好。”

片刻后,待蒙仲换上一身新的衣物,李史便带着他,以及蒙遂、乐毅、荣蚠三人,一同前往田文的府邸。

他特意没有带上蒙虎,因为他得知,待田文看到他这个曾经让其在赵国颜面大损的仇人,保不定会说些难听的话,介时若蒙虎在旁,或有可能与田文争锋相对使气氛变得糟糕,这不利于如今他宋国想要拉拢田文的目的。

乘坐着马车,李史、蒙仲一行人不久后便来到了田文的府邸,一座看起来颇具规模的府邸。

见此,蒙遂淡淡说道:“看来这田文,纵使已被齐王所恶,但在魏国还是过得不错嘛。”

乐毅闻言脸上亦露出淡淡的冷笑之色。

看得出来,蒙遂、乐毅二人对田文的印象都不怎么样,显然还是因为田文当初在赵国过于咄咄逼人所致。

“阿遂、阿毅。”蒙仲摇了摇头作为提醒。

李史这个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一眼就看出蒙遂、乐毅二人心中对田文的敌意,便开口解释道:“终归是出任过齐、秦、魏三国国相的人物,更别说如今的魏王,对田文亦颇为信任。我宋国想要与魏国结盟,势必得依靠田文之力。”

显然,他这话也是在提醒蒙仲几人:虽然他并不清楚蒙仲几人与田文有什么恩怨,但他希望蒙仲等人待会莫要将对田文的敌意表现出来,免得使气氛变僵,阻碍他与田文的谈判。

听懂了李史的话中深意,蒙仲笑着说道:“李大夫放心,在下等人待会绝不会乱说话就是了。”

『……这几个小子,果真与田文有什么恩怨?』

李史深深看了一眼蒙仲,心中暗暗称奇。

这也难怪,毕竟当初赵国一行,李史在见到赵主父后很快就返回了宋国,而蒙仲等人却留在了赵主父身边,因此他并不起初蒙仲与田文的恩怨。

片刻工夫后,待府门处的卫士进府向田文禀报李史等人前来拜访的消息后,立刻就得到了田文的接见。

当然,出面接见的并非田文本人,而是他身边的幕僚侍臣,冯谖。

“不知李大夫前来,未曾远迎,恕罪恕罪。”在一声爽朗的笑声中,冯谖迈步走出了府门,笑着向李史拱手行礼。

“先生言重了。”李史赶紧回礼。

忽然,冯谖看到了站在李史身边的蒙仲,脸上的笑容不禁僵了一下,只见他眯了眯双目看向蒙仲,脸上带着几分莫名的笑意问道:“这位岂非是信卫军的蒙仲、蒙司马嘛……别来无恙。”

说着,他朝着蒙仲拱了拱手,让在旁的李史颇感惊讶。

“冯先生还记得在下?”

蒙仲亦拱手回礼,顺着冯谖的话随口接道。

“哈哈哈。”

冯谖哈哈一笑,旋即看着蒙仲意有所指地说道:“当年赵国一行,令冯某印象最深的,便是蒙司马你与你麾下的信卫军了,毕竟那可是用五百名侠士性命换来的……印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