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奔赴魏国(第3/4页)

“停车!”

待等来到关隘前,蒙仲一行人不出意料地被值守在那边的魏卒给喝止了。

这也难怪,毕竟蒙仲一行四十余人,各个身佩利剑,且有足足十辆战车代步以及运载盘缠、衣物,一看就知道并非寻常人。

“谁是你们的主事?”

一名看起来四旬上下魏卒带着其余魏卒迎了上来,带着几分警惕问道。

见此,蒙仲翻身下了战车,主动迎上前抱拳招呼道:“在下蒙仲,奉我宋国君主之命,特地前往大梁请见魏相薛公,还请通融……这是符节。”

说着,蒙仲从怀中取出先前惠盎交给他的符节,递给那名魏卒,只见符节上确实写着「宋、王三十五年秋,命蒙仲之魏」等字样。

不过那名魏卒似乎不识字,在端详了片刻后,皱眉说道:“等着,容我上报。”

说罢,他转身走到了关隘上的门楼,将此事禀告了此地的守将。

旋即,此地的守将亲自出面盘问了蒙仲一番,见蒙仲对答如流,又持有宋王的令符,这才放蒙仲一行人入关。

当然,在放任蒙仲等人入关前,那名守将还是不忘例行公事般警告一番:“此乃魏国,休要惹是生非,否则,立即便有我魏国的卫士将你等捉拿。”

“自然。”

蒙仲淡淡笑着,不卑不亢。

通过这座关隘后,便已进入了魏国境内,仅仅只走了半日路程,蒙仲一行人便遇到了首个魏国的城邑,「宁邑」。

考虑到此时已临近十一月,天气已逐渐寒冷起来,蒙仲等人并未在宁邑停留,径直继续往前。

从宁邑顺着睢河逆流而上,约一日后,蒙仲等人便抵达了「襄陵」,据相传,此地乃是宋国先代君主宋襄公的陵墓所在。

也就是说,这附近一带,包括宁邑,曾经都属于是宋国的土地,只不过后来被魏国夺走了而已。

自襄陵再往西行,大约行了一日的路程后,蒙仲等人便抵达了「杞县(雍丘)」。

杞县乃是古杞国的都城,而如今则是魏国境内一个不小的城邑,城内的规模与繁荣程度虽然比不上商丘、陶邑、彭城等宋国最繁华的城池,但比蒙城倒确实要热闹繁华的多。

考虑到一路上风餐露宿加紧赶路颇为辛苦,蒙仲等人决定在杞县歇息一宿,到城内的酒肆、驿馆好好吃一顿好的。

然而让蒙仲颇感意外的是,在杞县城的驿馆内,他正好碰到了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宋人商贾,宋雷。

“贤兄竟亦在杞县?”

碰到宋雷,蒙仲还是感到很高兴的。

别看他与宋雷只见过一面,但当初宋雷却告诉了他很多有关于赵国的事,且宋雷为人也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是故蒙仲与他一见如故。

“蒙贤弟?哈哈哈,坐坐坐。”

在见到蒙仲后,宋雷当即将蒙仲请到他所在的这一桌,旋即笑着问道:“我听说贤弟在今年六月中旬才刚刚成婚,何故竟会在魏国?”

此时,蒙仲已嘱咐过蒙虎、乐毅、荣蚠等人各自向驿馆内的魏卒购买酒菜,在听了宋雷的话后,很是惊讶地说道:“贤兄亦得知小弟成婚?”

宋雷笑着点点头,旋即带着几分歉意说道:“抱歉啊,贤弟,待愚兄得知此事,当时已是六月下旬……今日正好碰到贤弟,些许薄礼,不成敬意。”说着,他便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袋,递给蒙仲。

蒙仲哪里肯收,几番婉言相拒,这才让宋雷收回了那只布袋。

随后,二人一边饮酒一边吃菜,说说笑笑间,便又提到了方才这件事。

“贤弟何故竟在魏国?”

蒙仲亦不隐瞒,如实说道:“托我一位义兄的福,我此番借王命之便,前往魏国大梁增涨见识。”

宋雷恍然大悟,旋即摇摇头说道:“恕愚兄直言,贤弟,此刻前来魏国,可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这是为何?”蒙仲很是不解。

见此宋雷便解释道:“贤弟你不知,今年秦国与韩国爆发了战争,秦国兵出两路,一路攻打河北,一路攻打河南,河北的秦军由秦将「向寿」率领,一举攻克了「武始」;而河南的秦军,则由一名叫做「白起」年轻将领统帅,前段日子据说已攻克了「新城」,韩国遭此两路秦军进犯,难以兼顾……”

“向寿?白起?”

蒙仲念叨着这两个陌生的人名,好奇问道:“是很知名的秦国名将么?比较「樗里疾」如何?”

因为义兄田章的关系,蒙仲唯一知道的秦国名将,也就只有樗里疾了,即嬴疾。

“樗里疾?这个……”

宋雷琢磨了一下,说道:“向寿此人,楚人出身,据说乃是秦王嬴稷之母宣太后娘家的亲眷,因自幼便与秦王嬴稷关系亲近,是故深受重用,不过论才能嘛,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谈不上是像樗里疾那般的秦国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