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负隅顽抗(第3/4页)

“什么?”

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闻言颇为吃惊,当即在廉颇的带领下,出营一同来到沙丘行宫南郊的叛军营寨,远远窥视叛军营寨的动静,果然听到叛军营寨内时而传来“喝喝喝”的声响,好似叛军已恢复了操练。

这可不太妙!

要知道,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这几日对叛军乃至沙丘行宫围而不攻,其目的是为了彻底包围赵章与赵主父,免得出现「公子章“挟持”赵主父逃离」的情况,更何况近几日每日都有叛军偷偷溜出营寨像王师投降,因此赵成、李兑二人觉得,与其此时强攻,逼得公子章“挟持”赵主父突破重围,不如先把包围网打造好,然后再四面齐攻,一战而定。

可没想到,由于他们这几日的“姑息”,叛军方居然逐渐恢复了些士气。

这如何使得?!

“你确定叛军的士气有所回升?”赵成问廉颇道。

话音刚落,李兑的儿子李跻便代廉颇回答道:“安平君,在下认同廉司马的观点,近几日,时常有叛军逃奔我军投降,多的时候,一晚上能达到六七百人,少的时候也有三四百人。但从前天起,叛军逃奔我军的降卒人数大幅度减少,迄今为止最多的一日,一晚上也只有百余人……”

从旁,赵成的儿子赵平亦说道:“说到这事,昨晚有逃奔我军的降卒透露了一件事,说是对面的叛军正在传伦援军的事……”

“援军?”

安平君赵成忍不住嘲笑起来,摇摇头说道:“我赵国的军队,如今都站在我等一方,还有什么援军……”

“不是赵国,叛军说的是宋国与秦国的军队。”赵平打断了父亲的话。

听闻此言,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对视一眼,面色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见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表情严肃,赵平心中莫名一慌,连忙解释道:“父亲,孩儿原以为只是公子章为了恢复其兵卒士气而编出来谎言,故而不曾在意……”

“好了。”

安平君赵成抬起手打断了儿子的解释,与奉阳君李兑一同目视着远处的叛军营寨。

其实秦、宋两国的问题,赵成与李兑此前也考虑过,只不过那时考虑这件事毫无意义——毕竟就算没有秦宋两国的援军支持赵主父、公子章父子,他们王师方的军队亦一度被叛军按在地上暴打,且一度被叛军攻破了邯郸城的外城,当时思考秦宋两国是否会派援军前来协助公子章,有什么意义呢?

可现如今嘛,情况已大为不同,他们有必要仔细考虑一下这件事。

在皱着眉头仔细思考了片刻后,李兑对赵成说道:“赵主父于秦宋两国有着不俗的威望,此事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必须在秦宋两国得悉变故前,尽快结束这场战事,否则,秦宋两国必然会插手干涉。”

赵成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十月二十日,安平君赵成下令赵袑、李疵、赵平、李跻各率军队围攻公子章的营寨。

可没想到,由于叛军方已得到几日喘气的机会,以至于王师一番强攻,叛军竟然堪堪挡了下来。

纵使是李跻麾下的王师猛将廉颇几番强行攻入营寨,亦被叛军有条不紊的挡了回来。

当晚,李兑命廉颇率军夜袭叛军营寨。

然而没想到的是,蒙仲对此早有防范。

他对卫援说道:“观今日王师强攻我军营寨的激烈,便知他们想要尽快击破我军的迫切,白昼里不能得逞,说不定晚上会来夜袭。”

卫援点点头,按照蒙仲的建议在营内设下埋伏,果然等到了廉颇率军前来夜袭。

也亏得卫援操之过急,在廉颇刚刚率军攻入营区时便下令发动营内的伏击,不然的话,倘若廉颇当时已深入叛军的营寨,搞不好会陷在里头无法脱身也说不定。

夜袭失利,廉颇率败军返回王师,向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二人覆命:“叛军营内早有防范,提前预备了伏击的兵力,我猜测定是蒙仲为叛军献计……”

在旁,仅仅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的阳文君赵豹,在听到廉颇的话微微一愣,旋即暗自叹了口气。

夜袭的失利,赵成、李兑二人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相比之下,他们有些惊讶于蒙仲居然还留在赵主父、公子章身边。

要知道叛军已经完了,这是三岁小儿都能看得出来的事实,赵成、李兑不相信蒙仲看不出来——到这种地步那蒙仲仍然愿意留在赵主父与公子章身边,这着实称得上是重情重义了。

“这个蒙仲,倒还真是个麻烦……”奉阳君李兑皱着眉头说道。

他倒不是觉得事到如今那蒙仲还能耍出什么花样来,而是指如何处置。

杀了?

那就得罪死了一帮人,像庄子、孟子姑且不论,赵王何与齐国名将匡章的态度,那总得掂量掂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