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开花结果(第2/3页)

出将入相,持剑砍人都不在话下,这方面心学就比较合适了。要知道心学里面可是有何心隐这样的人存在,学文又练武,而且剑法还很厉害。

只不过何心隐现在死了,但是自己还有李贽啊!

“让李贽带一批人过去,或许是一个好办法。”朱翊钧如此想到。

伸手将曾省吾的奏折放到了一边,朱翊钧觉得这件事情自己需要好好的考虑和研究一下。宣府军改的事情,倒是可以提上日程了,这一点倒是没什么意外。

有了大同的先例,宣府的军改应该会顺利很多。

伸手拿起了第二份奏折,这是张维贤上的奏折。

在这份奏折上面,张维贤详细的介绍了军改的过程,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后面则是写了募兵进入训练的事宜,以及请朱翊钧调讲武堂学员给他的想法。

这个朱翊钧倒是不想反对,讲武堂的确有人要实习了。

这些人派到大同去也好,学一学,历练一下,将来也能派上用场。加上大同卫是新募兵,朱翊钧也希望能够为大同卫带去一些新鲜的东西,讲武堂的学生就很合适。

朱翊钧放下张维贤的奏折,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这些奏折看着真舒服,因为这代表着他的成就。

十五年了,自己用了十五年铺垫,用了十五年安排各种手段,现在终于到了结果子的时候了。

再一次身后拿起奏折,这一份奏折来自宋应昌。

天津造船厂的备料已经完成了,天暖和了之后就会开始建造。朱翊钧前几天派去的武备司的人已经到了,水泥和红砖也在准备中,将会大大的节省建造时间。

这又是一份让朱翊钧感觉很舒服的奏折,很不错。

敲打着奏折,朱翊钧再一次陷入了沉思,他准备春耕之后开始修路,修筑水泥路。或许在后世水泥路的强度不够,因为后世要走机械车辆。

在这个时代,马车是主要运力的时候,水泥路绝对是划时代的产物。

第一条水泥路廖原就准备修到天津港,在积累了经验之后,朱翊钧准备上马京城直通九边的水泥路。一旦修通了这些路,京城的军队和物资到九边的速度和损耗都将大大的缩减。

等到造船厂那边的船造出来,开通江南到天津的航线,江南的物资就能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京城,再由京城快速的运往九边。成本降低,速度加快,代表着巨大的战争潜力。

军队整训完成,军改完成,道路建设完成,然后就是自己挥师征伐草原的时候。

虽然不知道其他人在想什么,但是廖原却非常非常想干这件事情。大同府的卫所兵退下来之后可以去纺织厂做工,但是其他卫所的人却不行。

朱翊钧对他们有另外的安排,那就是建筑队。

以内务府的名字在各省招募大量的卫所裁汰士卒,将他们转化为专门的城建,正式工人。有福利,有待遇,有工资,这些人将会成为大明的第一批工人。

只不过这需要大比的钱财,不过朱翊钧有信心,可以采取国家拨款加地方集资,或者卖点什么。

按照朱翊钧的计算,即便是缺钱也不会缺太多,大同卫那边马上就要开征商税了。一旦打开了这个缺口,自己就有钱做这些了,加上即将开放的海贸,自己绝对有钱干这个。

现在的大明并不缺银子,只要自己想办法,怎么也能凑出这个钱。

将宋应昌的奏折放在一边,朱翊钧伸了一个懒腰,脸上的表情顿时轻松了不少。再一次拿起一份奏折,朱翊钧看了一下,居然是徐德的奏折。

上面详细的述说了突袭甄家的过程,以及发现甄家通倭的事情。

事实上对于甄家通倭的事情,朱翊钧倒是一点都不意外,沿海大族通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算不上什么大事情。至于徐德询问的是福建那些人该怎么处置的,朱翊钧脑子里面的第一时间就闪过了几个字:拉一批杀一批。

事实上像甄家这样通倭的,没什么好商量,直接杀掉就可以了。

福建清理完就是江浙,然后就是广西广东等地,沿海这些省份必须清理一遍。拿掉一些人之后,自己这边才好下手,不过朱翊钧也不会操之过急,他准备用一年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情。

等到沿海大族清理的差不多了,自己就可以提出开海了。

设立海关,建立市舶司,以内务府为主成立对外贸易公司,现在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在到处劫掠,到处抢夺,自己不去参合一下,那都对不起他们。

朱翊钧就很想知道,一旦沿海的商人被放开了束缚,他们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在大明如此束缚的情况下,依旧有汪直有徐海,有李旦有郑芝龙,一旦放开他们,并且自己在后面支持他们,他们能干出一点什么来,朱翊钧还是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