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帝国的底蕴(第2/3页)

但红夷大炮的射程达十里却不是不可能的。

西方的同类型火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靠谱——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且当时的领海就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703年荷兰法学家C·van宾克斯胡克提出:武器力量终止之处即陆上权力终止之处。当时大炮射程约一里格,即三海里,因此很多人便认为一国控制的沿岸海的宽度应为三海里。而三海里的长度便是5.5公里。

可那样的重炮是以后的中国皇帝才会遇到的问题,现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点亮了火器制造,这方面中国是无有抗手的。然这些都不是齐军现下的大口径火炮倍径缩短的借口。

在陆皇帝眼中,如此的大口径火炮只是中国的技术储备,是帝国强盛的底蕴。他现在不需要高倍径的大炮,而且刚刚点亮火炮这项技艺的齐军,还处在这一技术积累过程中。陆谦并不急于求成。

他有的是时间等候着大炮合格!

只是眼下这忽然送到手中的折子,却叫陆皇帝生出了一丝急迫感。或者说,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在积累火炮技术底蕴的同时,也点亮臼炮的制造了。

后世人多有知道西历1453年爆发的君士坦丁堡战役的,奥斯曼人用一种超级大炮轰碎了君士坦丁堡坚固的防御。在西方的军事史上,这代表着冷兵器时代要塞防御工事的彻底没落。因为君士坦丁堡便是西方冷兵器堡垒的巅峰。

在此之后,到棱堡出现之前,火炮,大口径的重型攻城炮,成为了防御方的噩梦。

陆谦现在思索的就是,他需不需要造出几门自己的超级大炮?就是当做杀手锏也是好的啊。

默罕默德二世用匈牙利籍的铸炮师创造性的搞出了“长达17英尺(约合5.18m),重17吨,炮筒厚达8英寸(约20cm,以便承受开炮时的巨大冲击力),口径则高达30英寸(约合762mm),足以容纳一位成人,所用花岗岩炮弹重达1500磅(约680公斤)”的乌尔班大炮。陆谦觉得自己没必要搞得那么大,但也需要在必要时候行一击致命的手段不是?

就如眼下的锦州战局。

在陆皇帝的整体布置里,锦州之战的份量并不重,却也不是全无半点重要。不将这里拿下,陆皇帝下一步如何对辽东形成更直接的威胁?

燕云一战后,他是不把阿骨打和女真当成主要对手了,但这也不意味着,阿骨打与女真在他眼中连起死回生的天祚帝都不如?

事实上,陆皇帝现下就转变了一些想法,比如早前的速胜天祚帝。现在他就希望天祚帝带着草原骑兵和齐军不足的拼杀作战,就像他希望金齐两军在辽东不断的拼消耗样。两边都在消耗,陆谦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死伤,但那草原民族和女真人定然会首先受不住的。

在他的想法里,今后的辽东战场,对于女真而言就是一个不住流血的伤口。也只有在女真人向北逃回来家之前,就叫他们流淌下足够鲜血,这般日后他清理完颜女真,才算是有了足够的铺垫。同时那阴山以北的茫茫大草原上,也是注定会是草原游牧民族的伤心地。

儿这锦州一战还催生出了另一个问题,海军需要制造更大的战舰,以来装载更大更重的火炮。

锦州的战局叫水师也产生了警惕。

混江龙是水师的核心人物,自然知晓陆皇帝的宏伟大业,且与“心无大志”,直想着攻城掠地,痛快自在的阮氏三雄不同,李俊是有心分封海外,独霸一方的人。“心有多大,世界才会有多大!”

那陆皇帝虽然许诺了要大分封,但朝中的文武大臣里面,却是有不少人已经向他表示,不愿意就藩海外,此生只愿为陆齐效力。

比如那李铁牛就是一个,林冲、花荣、徐宁、晁盖等军中大将也纷纷如此。宗泽、赵明诚、宋江等文官重臣也是这般模样。别看陆皇帝大封群臣的时候放出去那般多封爵,可实际上愿意远赴海外的,不是没有,却绝不是超多。

内里是何原因,那定是有他们自己的考量的,但横竖他们在海外就藩与扎根中原之间选择了后者。

现在陆谦看的很清楚,那愿意出去的,除了方腊这些必须出去的外人,就是扈成、程万里这些后妃之族,最后是闻焕章、柴进、李俊这些个人。

怕是只一个东南亚,就能把他们给都装进去。

在知悉计划的混江龙眼中,他的敌人从来不是区区女真,而是日本,而是南洋,而是那佛祖诞生之地的天竺,甚至是更遥远的天方。

彼处可不是野蛮之人,那天竺与天方,也是诞生出一片璀璨文明的地方。别的不说,只一个印度诞生的天方数字,就叫李俊不敢对其小觑。

那被陆皇帝改了一番的数字,以及被陆皇帝一同诏令办法下去的标点符号,给他们带来多大方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