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抛砖引玉(第2/2页)

陆谦自然听出了刘唐话中之意,笑声道:“南京城周遭平民百姓手里的粮食早就被契丹权贵给征用殆尽,现下你就是把百姓手中的粮食全都抢到手,对我大军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莫非来日就不做这勾当了?”刘唐欢喜了。

陆谦嘴边的笑意更是明显了。但并不答话,而是扭头示意许贯忠来回答。

“刘将军钓过鱼么?”

赤发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事儿跟他钓没钓过鱼有何干系?“军师此话何解?”

许贯忠手中只差少了一柄鹅毛扇了,“钓鱼不下诱饵,鱼儿怎么会吃钩呢?”

“刘将军、李将军,大王派二位去抄掠牲畜钱粮,那就是在下诱饵。”

刘唐、李应对视了一眼,四目中尽是精光,“大王是要引诱城内的辽军出城?”这般一来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可就是重量级的了。

“南京城防务坚固,城内人心一统,而我军又兵力有限,短期内实难克下。但是场面上胜过契丹一头,逼着天祚帝低头,那也能叫我中原扬眉吐气一遭。此乃抛砖引玉也。”陆谦说道,这般一来足以叫他收揽河北军民之心。

毕竟有我大怂在这儿做对比。这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了老赵家做对比,陆谦显得不要太威风了。

而谁家的子民不希望抬起头来做人呢?扬威域外,也是外王而内圣的方式之一。

这些日子里,宣政司已经大举进入河北。规范整治起州城府城的瓦市声乐,尤其是说书之人。那欺负孤儿寡母的赵大和烛影斧声上位的赵二,成为了赵宋皇室的主角。但就整个市场而言,赵家兄弟依旧只是配角。那主角是汉唐雄风,是卫青霍去病,是李靖李绩薛仁贵,是汉武帝跟唐太宗。对应着赵二的北伐,对应着宋真宗的窝囊,从娱乐上渲染雄武。

虽然短期看还无效果,但这宣传就胜在日久天长。

当然,陆谦的‘丰功伟绩’必也是不可少的。有了大怂朝做对比,又有了莫勇口口声声所说的奉命行事,陆谦收拢河北民心不知道快了多久。

这期间的事儿很难分辨的真切,一些事都是谁掌控的话柄权大,谁说了算。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那真想更难去寻找。

就比如莫勇,就比如张邦昌,就比如所谓的辽宋同盟。老百姓如何知道真假,还不是虽说的嗓门大,谁就是说了算?

宣政司现下有陆齐政权为他们背书,手握市井瓦舍的生杀大权,谁敢不从?叫那瓦市茶馆中设立报博士,每日讲读政令政策和新闻报,那看谁敢不听?

而所谓的士林,陆谦早就发现,天下太平时候的‘士林’才是他记忆中的士林。当天下板荡,民生凋零的时候,士林算个屁!

有了这些做底蕴,陆谦只需在南京城外‘大胜’过契丹军一把,那就足可以趾高气昂的从辽地班师南返。天祚帝究竟低不低头,都已经是次要的了。毕竟‘元凶’兀颜光已经死了么。

“辽军若是要出兵,只能是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城,对我外出军士,以狠狠一击。”许贯忠打开了一幅地图,却是以南京城为中心的半个南京道地图。

“我军要胜过辽骑,不管其他,第一就要能支撑到我军援军抵到。”如果外出的军兵先就在援军抵到前,就已被辽军的骑兵打垮,陆谦就不仅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二位将军担负重任,万不可懈怠也。”

许贯忠摊开的地图上已经划了不少叉号,刘唐、李应两个很是清楚,那些地方都是他们这些日子里抄索过的地方,多集中在南京城的东侧与南侧,也即是距离梁山军大营最近的所在。

现在还剩下西侧和北侧,而南京城的西侧多山丘山峦,显然不如其他三面富裕,如此这北侧就成为了必就之地。而恰恰又是这儿,距离梁山军的大营最是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