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破军,破军,杀他个一泻千里(第2/4页)

心中杀意正浓,忽然听见门外有脚步声响起。

“主公,黄司马来报,说是周瑜退兵了,大约带走了两万百姓。”寇水并没有进来,但声音却进来了。

“好。”刘封眼前一亮,充满了笑意。不怕你贪心,就怕你不贪心啊。

城外,破军,神臂二营驻扎的村庄中。

陈大同样得到了这个消息。

他哈哈一笑道:“全部集合,我们往柴桑方向退走。”

“去柴桑干什么啊?”站在陈大前边的章广有些糊涂道。

“打仗征战,探子的用法多种多样,但也是有盲区的。周军从东来,现在又向东方归去。肯定会大量派遣探子,探听武昌城的动向,防备武昌城出兵追击。但不会派遣探子探听柴桑方面的消息。我们现在在东,与柴桑一个方向。周瑜每日行进多少里,我们就退多少里。当远离武昌后,他的军队就会放松戒备,那时候就是我们发动进攻的好时机。”陈大眼中精芒爆闪,这是他征战多年的经验。此刻,用起来很是娴熟。

“诺。”章广一听之下也明白了,很高兴的应命道。

周军大营那边,很快就拔营完毕,全军返回柴桑。这一刻,周瑜的军队就从远征军,转变成了归军。战争结束,士卒的气势微微的上扬。

但是周瑜却并没有放松警惕。

军队的前方,一杆“周”字大旗下,周瑜骑着一匹简直的黑马,身边跟随着几个偏将。

“命朱治断后的时候一定要戒备,防备武昌方向追击。”尽管心里知道刘封派兵追击的几率等于是零,但是周瑜还是谨慎的下令道。

“诺。”身边一员偏将,立刻应命而去。

就像陈大想的一样,周瑜根本没有派遣探子探听柴桑方向,会不会有一支敌军埋伏。

一是陈大的潜伏手段高明,二也是盲区。周瑜又怎么会知道,刘封只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思,在东方埋伏了一支军队。

一支小小六百人的军队。

按照正常情况,六百人的军队,对付拥有五千,近六千军队来说,根本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会折兵损将。

除非刘封料到,他周瑜会劫掠百姓,带着二万百姓一起走。但周瑜不会认为刘封会神机妙算。

种种的意外,造成了周瑜这次注定要阴沟里翻船的局面。

二万普通百姓,使得周瑜此次归程注定缓慢,虽然没有日行十余里那么龟速,但也每日只能行三四十里。

也就是说周瑜回军柴桑起码十日以上。

加上二十日的攻城,已经超过了一个月的期限,但是周瑜的心情,现在正在慢慢好转。

现在天下连日征战,江夏也是,老者很少。二万百姓,若是处理得当,募兵三千也不是不可能。稍加训练,再历经战事,成就二千精兵也不是不可能。

也算是弥补了这次征战的损失了,这还不算这二万百姓所带来的劳动力。

有着这二万百姓的加入,柴桑必定会更加繁荣。算是没亏本吧。周瑜心中因为这次征战没尽全功,留下来刘封这个祸害的郁闷心情不由得道缓解。

简单的说就是心情不错,气色也有些好转。以往担在周瑜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孙策死后帮年幼的孙权,巩固权力,镇压内部矛盾,抵抗外敌。

周瑜虽然不是常年带病,但也是体弱。现在看周瑜气色不错,朱治等一众将领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虽然这次折损的有些大,潘璋,军队。但只要周瑜在,什么都会渡过去的。这是他们的想法。

这一走,就是走了七天。这日,天色已晚。周瑜下令安营扎寨。

“前方八十里就是柴桑了,算是回来了。”坐在刚刚扎好的中军大帐内,周瑜面朝东方,心中更是松了一口气。

从后方负责断后的朱治口中,周瑜得知武昌城,天天紧闭城门,并没有追击,也没有看到大规模的军队集结。

再向前走三十里,这场战争应该就彻底的完结了。

心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周瑜起身出了中军大帐,前往军帐内巡视那二万百姓居住的地方。

刚走的时候,周瑜还出于谨慎,把百姓与军队分开,怕刘封一个袭击,使得他的军队与百姓纠缠,不能组织防御。

但是随着路途越来越接近柴桑,周瑜就把百姓安置在了军营内的一角,也是为了防止百姓逃走,这一路上虽然逃走的百姓不多,但也不少了,乘着没注意,上千人拖家带口的逃走了。

反正这地方距离柴桑只有八十里了。

周瑜一边带着十余个亲兵,巡视百姓所在的营帐。心情越发的不错了,这些人前一刻还是江夏人,但是这一刻,就是吴侯治下的百姓了。

巡视完了百姓的居住的帐篷,周瑜这才放心的返回中军大帐,进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