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刘氏(第2/3页)

直到第二日,刘封等人才来到了洞庭湖附近。

这个时代的洞庭湖还没有经过后世的湖面缩减,是真正的中国第二大湖。景色就不必说了,十分的优美。

因为是隆冬,水面也很是平静。

但是在这平静之下,却潜藏着极大的凶险。数千水贼就潜藏在这平静的湖泊之中,随时准备出击,劫掠财富。

这一日的路程,刘封并不都是闲着,他向李烈详细的请教了一下这洞庭湖水系的水贼分布。

得知这水贼虽然分做十几支,但实际上只有两个势力。一是称霸洞庭湖北部地域的,血水贼,这支水贼本身就有一千五百人,附属的还有一二千人马。合起来大约三千人马。其中黑水贼的李烈就是依附这支水贼过日子的。贼首是个叫做李冉人。

二则是称霸洞庭湖南部的长沙水贼了,因为匪首张谷是长沙人,因此而得名。上下势力加起来也有二三千人。

这两个势力奇怪的是这两个势力虽然割据洞庭湖,但是却井水不犯河水,很少有起冲突的时候,有时候面临官军的围剿,还会联手抵抗。

南北两方五六千人,难怪刘表也剿不灭了。

这极为有压迫力的字数,让刘封也掂量了一下,熄灭了想要全部剿灭这帮水贼为我所用的心思。

除非等势力建成,找甘宁为水军都督,才有可能一举剿灭这些人。

当日,刘封的船队安安静静的收编了李烈留守在岛屿内的一支两百水贼,以及数百黄金。继续南下长沙。

长沙位于长江水系,湘水的边上。舟船可以直接到达城池附近。不过话说回来,荆南的长沙,零陵等四郡的郡城都是建立再水系边上的。

水上交通都比较发达。

除此之外,刘封也详细的了解了一下荆南四郡的人口,以及周边少数民族。

情况有些不容乐观,荆州有户百万,其中荆南只有二十万户口,七八十万的人口。要知道,从面积上论,荆南与荆北基本上是持平的。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差这么多。

也怪不得刘备取荆南之后,还要北畏曹公之强,东惧孙权之逼迫,原来实力相差这么多。

实力的差距还不算什么,荆南南边还有几支少数民族,人口也不下十数万,骁勇善战的勇士无数。也是祸害。

北面有水贼,南方有少数民族,本身人口又少。果然只能作为临时的根基,而不是立世根本。只有取了人口一二百万的益州,势力才能大涨。才能进可从荆州向北,退可守益州。

研究之后,刘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刘封此行南下三艘大船的船舱内,刘封跪坐在主位上,其下有许田,张道,陈大,张贵,周顺,以及邓艾六人。

缓缓的扫视了眼这些心腹,刘封沉声道:“马上就要进长沙了,我会把军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随我进入长沙,另一部分驻守湘水附近,看管船只。”

“陈大,许田,你二人与我同行,其余人驻守。”

“诺。”六人齐齐的应诺道。

这件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如此郑重,今日刘封召集文武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邓艾。刘封把目光从其余人中收回,投向了邓艾那挺拔如山的身子上。

此行南下,这个聪明的少年是第一个猜出他用意的人。加上这些年,邓艾在军中或跟随许田处理后勤,或是跟随陈大,掌握训练布阵之法。

基础扎实。作一个军侯已经绰绰有余了。现在他手下还多出了一营兵马,正好交给他。

“李烈等水贼还有三百八十多人,再加上张贵你所带领的二百人。两支队伍混杂一下,随后分做两营,其中一营依旧由你掌管,另一营就由邓艾掌管。”前半句是对张贵说的,后半句则是对邓艾说的。

这次收编了三百八十人,再加刘封原来的军队,他的兵力已经增加到了九百人。

“诺。”张贵首先应诺,虽然队伍的混杂,势必带来战斗力的下降,但是他统领的军队数量却上升了三分之一。

刘封早有交代,未来的二三年内,很少会发生大的战争。他有的是时间进行训练,使得战斗能力步步高升。

相比起来,早慧的邓艾却有些愣住了。军侯?

刘封帐下只有两个军侯,如果他也成了军侯,军中就有了三个军侯。就等于是掌握了刘封帐下三分之一的兵马。

三分之一的兵马,足见刘封的厚重了。厚重到邓艾都觉得意外。不过,他的性格刚强,还很自信。楞了一下后,立刻双手举拳,对着刘封一拜道:“诺。”

同时,邓艾心中升起了一股兴奋。统兵了,终于统兵了。兵书上的排兵布阵等等,再也不是纸上谈兵了。可以使之成为现实。

少年人终归是少年人。那一丝兴奋恰巧落在了刘封的眼中,他心中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