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敌之忠臣,我之寇仇(第3/3页)

简道自去写方不提,石勒则急召蘷安来,说我偶染风寒,听说今日风大,就不上城去了,城守之事,一以委之爱卿。随即又问:“华寇仍旧以投石机,妄图破我城壁么?”

蘷安点头称是,随即微微苦笑道:“投石机无甚准头,城壁自可随破随补,只是士卒每日负盾登城,亦难免有所死伤,乃稍稍生出惧意来也,不可不虑啊……”

祖家军临时建造的投石机,结构比较简单,强度也不大——按照后世的规制,多数属于“单梢砲”——只能往城上抛掷些三四十斤重的石弹,别说准头太差,十难中一了,即便得中,除非正好砸在已有破损之处,否则对城壁的损害也相当有限。

只是登城护守的士卒,偶尔会被石弹砸中,虽然数量不多,每天也有这么五六个甚至十来个人。固然这种数量的损耗,赵军完全禁守得起——起码得六七个月不停地砸下来,才能予守军以重创吧——但只要中弹,即便不死,也必臂断腿折,围城之中,基本上就没有存活的可能性了,这对士气多少是个打击啊。

理论上碰到这种情况,守方就应当派精锐突出城去,尝试摧毁那些投石机。只是华军近日不敢再蚁附攀城,自然有大把的兵力可以专门来保护投石机,蘷安也曾经尝试过两回,却如同踢中铁板一般,不但无功而返,抑且伤亡颇重,就此不敢再出城去了。

于此,石勒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他原本还计划着自家也于城上搭建投石机,与华人对射,只是军中工匠多是“赵人”,多半陆续跑散了,剩下的难肩重任,所造投石机不但射程有限,而且多不过三四射,便会散架……华人的投石机可是往往能用一整个白天的。

故而对于蘷安的禀报,石勒只能权当没听见,急忙转换话题,提醒道:“今日风大,须防华寇射火箭入城,纵火烧我。”

蘷安说这倒请您放心,华寇从前又不是没尝试过放火箭,但——“沿墙十丈内房屋,皆已拆毁,食粮亦储于安全之处,即便华人建云梯近城,纵放火箭,亦于我无伤也。”而且你投石机距离城壁两百步之遥,若建云梯放箭,起码得近到百步之内吧,那我城上的弓箭也能射到你了——难道就你们会放火吗?云梯可都是木头搭的。

石勒这才定下心来,可谁成想蘷安去不多久,突然有军士来报:“华寇登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