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3/3页)

当然啦,也不排除有少数本是中国人,却于胡汉朝时刻意模仿统治民族的,因此冤死,也属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唯有羯人逃不了,虽说羯人往往在习俗上比胡人更中国化,好比石勒就是种地的出身,终究相貌有异啊。羯人本是中亚白种,先世为匈奴从西域掳来,复随南匈奴入居并、冀等州,深鼻高目,头发卷曲,一瞧便非我族类。于是俘中羯种皆遭屠戮,至于极少数其他白种(比方说鲜卑中某些部族的降卒)亦受池鱼之殃,也无怪乎华兵,因为根本无从区分嘛。

再说冯铁率骑兵追赶蘷安等不及,趁胜攻取了临水县。随即祖逖命樊雅向西、卫策向东,分定各县,自己率三万主力继续北上,轻松攻克了邯郸城,进而直抵襄国。石勒亲率大军出城,与华军交战,祖逖稍稍受挫,后退十里下营。

张宾临终前寄语蘷安等,要求收缩兵力,聚集粮草,固守襄国,只不过国中尚存物资相当有限,因而同时建议遣散冗余,只留精锐一万人左右守城就行了。然而石勒虽伤张宾之死,复欲纳其计,散兵之政却根本执行不下去。

因为石赵之兵,多为诸将所领,当此生死关头,谁都琢磨着我多一个兵,就多一份胜算,多一条生路,此际唯恐士卒不够多,怎么舍得遣散呢?至于粮食够不够吃的……但散别家兵,自然我军可以得饱。为此石勒屡次下令,诸将或劝谏、或推诿,谁都不肯乖乖听从。石勒无奈之下,只得一方面命程遐搜集幽、冀两州残余粮秣,会聚襄国,一方面亲率全军,也包括官私奴婢,总计竟也达三万之众,出城与华军野战。

困兽之斗,其势难却,祖逖为此稍稍退后。可是等他休歇数日,再次进抵襄国城下的时候,石勒聚众再战,却只剩下了不到两万兵马……

——前日虽得小胜,却有不少被勒逼从军者趁机逃散,就连四品以上将领都落跑了好几个。

祖逖就此摧破赵军,将石勒逼回城内,随即把襄国团团围困起来。但他特意留下西门不封,任由散卒和百姓自此处逃离——当然啦,十里外设下埋伏,以防石勒等魁渠趁机混出城外。为策万全,下令凡衣冠者皆捕,凡深目高鼻者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