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鲜卑单于(第2/3页)

刘越石无奈之下,只得依从群僚之言——关键刘氏集团的中坚多为亲眷,不是刘越石的侄子就是外甥,他就不可能硬起心肠来不管不顾啊——即请温峤取出华廷之诏来,面北拜受了。随即温峤更请刘琨写下一封亲笔书信,他好持之去封拜慕容廆。

慕容廆于晋,本为鲜卑都督,后司马邺加拜镇军将军,封昌黎、辽东二郡公——公爵而加二郡,实属首创,其实就是默许慕容部吞并二郡而已。

当然啦,实际情况,刘琨占据辽东,但除昌黎外,把辽西也让给了慕容部。裴该就曾经腹诽过,刘越石曾请割五县给拓跋,今又奉二郡于慕容,这家伙倒是既擅长借师助剿,又擅长割地啊……

裴该不打算让二郡——不管是哪二郡——给慕容廆,然而又想羁縻之,甚至扶植之,以便将来东鲜卑的慕容,可以相助拮抗西鲜卑的拓跋。他问裴嶷,裴文冀就说:“何不封以王号呢?”

反正外族之王,与内地之王,根本是两回事儿,且既已封拓跋氏代王,又何惜再给慕容氏一个“辽王”啊?终究比起二郡公来,王爵只是虚号而已。

所以这回温峤既受华任,复为华廷前去册封慕容廆,拜其为“辽王、上将、东鲜卑单于”。临行前,刘琨关照他说:“卿可直往慕容庭,勿途见慕容翰。今慕容翰镇守于外,慕容皝追随于侧,闻二子素不和,则若慕容翰乐允其事,慕容皝必然从中作梗……

“永嘉之初,辽东大乱,慕容翰曾经奉劝慕容廆,云:‘辽东倾没,经已二岁,中原兵乱,州师屡败,则勤王仗义,正其时也。单于应当明九伐之威,救倒悬之苦,合义兵以诛乱夷素连、木津等,上则兴复辽邦,下则并吞二部,忠义彰显于本朝,私利归之于我国。此乃我等鸿渐之始也。’

“今以此言判断之,慕容翰必愿恭奉华朔,慕容皝闻之,或将反逆其兄所行。无论慕容因此而乱,还是不肯从华,于我皆为不利。然若泰真不过慕容翰,先致意于慕容皝,使皝乐从,翰亦无可阻挠,事乃可成。”

温峤听命而去,果然直向慕容庭,先去拜访慕容皝,说华朝今封令尊辽王,君若相助玉成其事,既为世子,将来必可绍继父爵。慕容皝大喜,果然向乃父进言,最终慕容廆亦受华朝之命。

慕容廆摆宴款待温峤,席间问他:“承蒙天子错爱,使我王于辽地,自当为国家驰骋疆场,伐灭羯贼。奈何宇文在西,为羯贼所蛊惑,每常侵扰,吾欲先灭宇文,又恐拓跋掣肘。大司空……不,如今是少师、涿公了,不知可肯为我上奏,明命讨伐宇文哪?”

温峤答道:“宇文部不过癣疥之祸,何劳辽王亲启玉趾?今拓跋之向背,尚且不明,且即其归华,复涿公请天子诏以讨宇文,拓跋亦未必不助纣为虐……”原本大家伙儿都附晋的时候就是这样,鲜卑各部相攻,可曾担心过中原朝廷的震怒啊?

“则与其攻宇文,不如先助涿公征句丽,使我两家皆无后顾之忧,乃可呼应王师,平灭羯赵。若能灭羯建功,则慕容必右于拓跋,复有王师相助,还怕宇文为患么?辽王既王鲜卑左部,宇文当在治下,为辽王之臣民也。”

慕容廆当时只是笑笑,不再固请,下来后却私语其子慕容皝、慕容仁,说:“中原丧乱,我家因此而得辽西土地,倘若华朝大盛,灭羯后兵向东北,或将逐我于塞外。时势如此,恐怕难以对抗,我故此而恭奉华朔,然欲趁机伐灭宇文,雄长于草原,而温泰真竟不允,奈何?”顿了一顿,又说:“羯使亦至,可要召其来见,说说条件么?”

慕容皝摆手道:“不可,阿爷既受华诏,岂能再见赵使?如今华、赵相争,先不提华强而赵弱,即便石勒终得天下,恐亦将逐阿爷于塞外——他中国人自有土地,岂肯轻易让人——即便暂允割让土地,甚至于出卖宇文,亦不过敷衍一时罢了。

“儿臣听说中国有语,‘远交而近攻’,则我家欲得户口、牛羊,强盛国势,唯自近处取,岂有从赵而远伐华之理啊?难道阿爷想对涿公下手不成么?石赵虽弱,若全力以赴,足以并吞东北,唯我家与刘家并力,始可御之。若背华而攻刘,则反倒自弱其势了。

“中国土地,虽然肥沃,终非我等可治,不如依温泰真之言,寻机远征句丽,虏其民众,复呼应王师灭羯,更回师以并宇文。到时候兵雄势长,即便退归塞外,也可保安;况乎华虽得天下,终究初定,或者暂不敢兴兵来逐我,亦未可知啊——阿爷三思。”

慕容皝之所以有这些话,一则是因为他事先受了温峤的拜托,二则是图谋其庶兄慕容翰。慕容氏虽然得了大片故晋土地,慕容廆却仍居塞外,把那些农耕地区全都交给慕容翰去打理,所以在慕容皝看来,即便将来我们要被迫北退,损失最大的也是大哥你,那你还敢跟我面前人五人六的奓毛吗?再者说了,我还希望你到时候坚决不肯退呢,那就能够借华人之手来除掉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