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晋王和代王(第3/3页)

当然啦,刘琨也算当世名人,又跟祖逖交好,裴该也不希望他没下场,尤其刘琨身边还有一个自己更加看重的温泰真。因此裴该在登基后不久,便即召见温峤,好言抚慰,希望他能够把册命刘琨的诏书带到平州去,并且劝说刘琨俯首。

裴该封刘琨为“从一品加少师,使持节,都督平州军事,涿县公”——只比祖逖低一级而已,并且文武区隔,让他们不便比较高下。同时还拜温峤为平州刺史,拜刘演为“上将、抚军将军,护东夷校尉”,二人皆封亭侯,其余刘氏将吏,根据温峤所提供的名单,亦各有封拜。

温泰真的态度还算比较好的,终究往来中原多次,对于裴家的势力和武威深有体会,尤其自家蜷缩东北,也没什么可以拮抗的资本。只是温峤坚决不肯当场领受爵禄,告罪说:“臣乃刘公属吏,去留当从刘公心意。此归平州,自当劝说刘公归华,然若刘公执意不许……陛下看重之恩,且容来世再报。”

其实裴该唯一担心的,是鲜卑。

虽然拓跋才经丧败,且内乱方息,但若执意为敌,亦足动摇并州。其实那些游牧民族惯常南下抢掠,即便恭奉晋朔之时,除去猗卢跟刘琨约为兄弟的那段时间外,也是三天两头会来犯境的,顶多是不攻城邑,不戮官吏罢了。可是,裴该能够允许如今镇守并州的诸将,比方说刘央等人,跟拓跋约为兄弟吗?

所以一方面要尽力羁縻拓跋,另方面也须在新兴境内,常驻一支强有力的骑兵部队,鲜卑若敢伸手,就得当场剁下刀子去。

在目前的状况下,裴该不便向拓跋讨还晋人所割让的雁门诸县,同时还得维持贺傉“代王”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