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申舟之过宋(第2/3页)

正在犹豫,裴熊抵达,告知五校营之变事,并颁下裴该的将令。甄随不禁勃然大怒道:“大都督的兄弟,就连老爷都不敢随便杀,洛阳人竟然如此大胆么?老爷这便率兵杀去,屠了洛阳城,为裴丕报仇!”

裴熊闻言大惊,心说这蛮子疯了,有人会开口说我要屠戮自家都城的吗?赶紧劝阻,并且申明裴该之令,不得冲冒天子与朝廷,不得妄杀一人。

甄随斜睨道:“我便妄杀了又如何?”

裴熊两眼一瞪:“将军若敢擅杀,我即奉主公之命,生缚汝去见主公。”

甄随撇嘴道:“空手搏击,我或许稍不如汝,但老爷有兵器,汝安能生缚我?”

裴熊回应道:“我也有兵器,若不能生缚,那便斫了将军!”

二人四目相瞪,对峙良久,最后还是甄随先把视线给移开了,嘴里“哧”的一声:“这鲜卑奴,也不识逗……”

他难道真敢跑去洛阳大开杀戒吗?先不说久经裴该洗脑的将士们会不会从命,以及军司马就跟边儿上等着记黑账呢,甄随也不傻,此乃政争,波诡云谲,不是他一介武夫轻易敢插足的。自己若然把朝廷得罪狠了,说不定大都督就真能起了杀心!

于是下令全军离开弘农县,继续兼程疾行,为大司马扫清道路。然而说是“扫清道路”,中军既东,这一路上又有谁敢拦阻关西军啊?自弘农而至洛阳,小三百里地,所部仅仅四天就跑到了。

余宝闻讯,出西门相迎。甄随也不下马,直接抄起鞭子来,朝着余宝肩上就是狠狠一鞭抽下,口中斥喝道:“朝廷命汝等入洛,是专为守备西门的吗?主将遇难,汝这副将便一点责任都担不起么?”下令麾下将吏,分而为三,绕行洛阳北、东、南三个方向,务必在天黑之前,彻底掌控所有城门!

随即裴诜和王贡也来见甄随。

论起品秩来,二人基本上跟甄随平级,故而不当亲迎——起码不能第一时间凑上去;且余宝是右卫军名义上的统领,这二位作为幕后主使,也理当让余宝先期出面。

甄随此时已经下了马,正欲入城,三人即在城门洞内相见。甄随毫不客气地瞪眼斥道:“余宝那废物还则罢了,汝二人既在,如何能让人杀害了裴丕?且即便当时不及拦阻,亦当急访凶手——凶手何在啊?!”

裴、王二人对视一眼,表情都多少有些尴尬。王贡以目示意裴诜,那意思:你来回答吧,你终究姓裴,那蛮子不敢对你太过无礼。

于是裴子羽便即拱手道:“不能卫护盛功兄,实我等之过也,候大司马来,必然当面请罪。至于搜捕凶手,既在都内,此事自有朝廷委员彻查,我等不便插手——除非大司马来,与尚书等折冲,再授命我等……”

甄随一撇嘴:“候大都督来,这尸体都凉透了,哪里还能访得到凶手?闻尚书只戮几个小兵塞责,说是羯贼的奸细,此事可信么?”

裴诜摇头道:“如何可信?若羯贼奸细已然混入五校,自可趁宿卫宫禁时谋刺天子,又何必暗害盛功兄啊?”

甄随点点头,随即就问:“汝说起宿卫宫禁……我今已命士卒分守洛阳诸门,严禁出入,以防凶手逃遁……”其实他自己也才刚说过,事隔那么多天,还有多大把握能够捉住凶手啊?则凶手该逃早就逃了,又何必等到今天?不过托词罢了——“唯恐凶手尚在城内,别有奸谋,是否应当分兵再去把控……警护尚书省和宫禁啊?”

裴诜摆手道:“不宜过于压逼尚书……哦,不必警护尚书省,至于宫禁……”转过头去,和王贡交换了一下眼色,随即转回来答复甄随道:“将军所率外军,不可为宿卫,可由将军接管西门,而由右卫去警护宫禁。”

跟在甄随身后的裴熊提醒道:“主公有命,不得冲冒尚书省与宫禁。”

裴诜笑着解释说:“唯任宿卫,警护而已,绝非冲冒……”

按制,外军,也包括中军中除左右两卫外的其余五军,是没有资格充当宿卫的,若在非常时期,可以协助守备外城,却不能踏入宫禁半步,裴诜因而才有此说。其实他早就想要分一支兵马,去把宿卫宫禁的职责也担起来了,主要目的是隔绝内外,让内廷和外朝不能随便联络、勾连。

只是此前,右卫军数量终究有限——也就五千人左右——他又怕过于刺激司马邺,会引发不必要的事端,因而迟迟不能下决断。如今既然甄随领兵到了,则数量足够,且甄随既至,大司马还会远吗?左右不过数日的功夫,那票颟顸官僚应该反应不过来吧。

在大司马来之前,自然不便冲冒宫禁,但可以把守护宫门之责都担起来吧?五校残破,不信还有谁敢于阻拦,而右卫只要不踏入宫禁半步,光在门外站岗,凡出入者皆须搜身、核查,则在制度上也挑不出任何的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