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本族何功?(第3/3页)

这会儿要他们分家别居,即便裴硕首肯了,估计也没谁愿意响应——即便那些不满裴硕掌权之人亦是如此。

于是裴通先尊称裴硕一声“叔祖”,假意纯粹站在同宗的立场上,向对方剖沥肝胆——“孙儿奉命守牧闻喜,见县内户籍、田土,十有七八在我裴氏,自然政务难理,租税难调……”

裴硕正要开口插言,却被裴通摆摆手给拦住了。裴通知道老头儿想说什么,不外乎既为同族,我们自然支持你理政啊,具体租赋,肯定也会供应不缺,等等。因而他笑笑说:“编户易理,小民易治,而世家难以统驭,其权不入公门,而在族中——叔祖也是做过郡守的,于此等事自然心知肚明,无谓敷衍孙儿。”

假话、空话、套话,就都别说了吧,具体宗族对地方官员权力的掣肘甚至于侵夺,有点儿见识的人都能瞧得出来啊。

裴硕长长吸了一口气,略拱一拱手:“县尊在上,不敢称祖。但请明言,大司马欲如何处置于我,及如何处置裴氏?我前掌族政,实无干才,遂使一族于胡治下委曲求全;然我本无背晋之心,族人也不敢自外于大司马。倘若大司马心存怨怼,硕愿一肩担之,生死从命;唯望勿伐裴柏枝叶,勿断裴柏之根。

“自始祖陵公封于解,居于河东以来,绵延千载,传今二十余世,始得雄踞一县,名闻天下,实非易事啊。大司马以裴氏嫡流,位极人臣,得执国柄,及县尊叔、兄等亦列高位,消息传来,一族欢庆,无不引领而望王师之至,胡寇之逐,皆欲以身捍卫大司马,如县尊等一般,岂敢复有他念啊?

“唯裴氏兴,裴柏茂,始有巨光公(裴茂)、文行公(裴潜)、季彦兄(裴秀)及逸民(裴頠)之功业;唯裴氏盛,始能为大司马之羽翼,佐之直上青云。未知大司马何以不虑此,而定要责难于同宗呢?”

裴通冷冷地听老头儿说完这一大套话,嘴角略略一撇,反问道:“大司马才略天纵,艰难百战,始得成功,若说有恃,所恃父祖之旧勋也,宗族之能善辅者,也不过我等而已。至于闻喜本族,有何功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