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英雄所见(第2/3页)

好不容易,才见一名宦者打着灯,引导张宾出来。程遐不欲与张宾相见,于是将身一侧,隐藏在暗影之中。张宾眼神略略一瞥,便即高声对那宦者说:“常侍将灯于我,我自出宫可也——但有光明烛照,魑魅魍魉,即便隐身黑暗处,也必无可遁形啦。”

程子远硬憋着就是不动,一直等到张宾走远,他才再请宦者通报,入宫谒见石勒。石勒问他此来何意啊?程遐拱手道:“为今日朝上军谋,臣亦赞同张令之策,当伪攻厌次,而实向兖北。”

随即解释说:“为兖北有泰山横亘,有济、汶、泗诸水注流,巨野大泽在其西南,地形复杂多变,我若使精锐涉渡而攻,颇有胜算。其济上诸郡,东平徐龛素与刺史蔡豹不睦;济北桓宣,书生耳;泰山羊鉴,几无统驭之能……

“尤其任城相周默,本乃沛国豪强,祖逖入豫州后率先往投,遂得重任。然其同族有名周坚者,昔在乡中,其势不下周默,唯投之迟,反为周默属吏,每常不平。臣此前已密遣人诱引周坚,许其大郡太守,彼云若我军南渡入兖,便杀周默相应……”

……

襄国君臣商议南犯之时,洛阳骠骑大将军府中,同样诸将云集,筹谋北进之策。

包括祖约、祖涣、祖济、祖智、祖衍、许柳、魏该、张平、樊雅、冯龙、卫策、韩潜、冯铁等等,五品以上将吏,数十人汇聚一堂。

众人入堂之时,祖逖尚未露面,就见正堂之上,用好几张广榻拼成了丈八见方,其上堆土成山,髹漆为河,竟然造成了一具前所未见的巨大的沙盘!

——“沙盘”二字,还是大司马裴该“发明”的,众皆不解其意:明明用的是土,为何要以沙为名了?有人揣测道,想是大司马前在徐方之时,濒临大海,搓沙成形,乃有此想,所以后来就干脆这么起名字了。

其实沙盘本身不能算是裴该发明的,只能算他“改良”的,军中本有此物,只是多数都是临时制成,而且相当粗劣罢了。自从裴该专募匠人,制造相对精良的沙盘后,祖军中便也逐渐流行开来,只是从前谁都没下大工本,制造过这么大的一具。

祖约等当即凑近前去,仔细打量。其从侄祖智指着几乎横亘整张沙盘的一道绿漆,问道:“这应该是大河吧?”祖约笑言:“这是自然。”随即伸手沿着绿漆,虚虚抚过,然后指着漆旁一方白色木块,说:“此乃洛阳。”

沙盘上这种小木块还很多,多数漆成白色,也有漆成或黑或青等其它颜色的,木块尺寸不一,而唯以这方最大。

祖涣是预先见过这个沙盘的,于是揣着手笑道:“其上本有字,叔父又何必猜想。”

祖约细细一瞧,果见白色木块上用黑笔写了两个小字——“洛阳”,不禁笑着摇头:“太过简陋,何不插之以旗,则更能明示啊?”

忽听屏风后痰咳一声,众将赶紧敛声肃立。随即见祖逖峨冠博带,负手而出,先朝祖约微一颔首:“士少所言是,我这便命人做旗。”然后环视众将,说:“此乃我向大司马借来巧匠,花费半岁时光,方始制成。卿等可能看出,是哪一片地域啊?”

其妻弟许柳拱手道:“洛阳在西,而广固在东,北至博陵,南到谯县,此兖、豫、冀及司东之地也。”

祖逖点点头,即将双手从背后收至身前,右手执一铁如意,在沙盘上方虚划一圈,说:“我与羯奴争胜,即在此间!”

魏晋时期的士人,往往习惯手里拿点儿什么东西,指点比划,以辅助言辞,加重语气——好比说王衍就喜欢整天端着一支玉柄麈尾,信口雌黄,还据说其手与玉柄几乎同色……

祖士稚原本没这习惯,后来见裴该总执三尺竹仗,指指点点,貌似很倜傥风流的样子,这才加以仿效。不过他没端玉如意,或者玉麈尾,总觉得那玩意儿太过脆弱,非军中所宜用,而裴该的竹杖,又嫌寒酸了点儿……最终用铁铸一成如意,长两尺有余,不但可以点划,缓急时还能用来打人,觉得这才陪衬自家的身份嘛。

裴该前不久来到洛阳,与祖逖商谈今后的军事部署,得见此物,亦得见祖士稚挥舞铁如意之状,不禁脊背隐隐有些发凉……他心说,老兄我干脆制一柄铁锏送你,上打昏君,下打谗臣,打遍三十六家反王、七十二路烟尘,如何啊?

你还别说,祖逖本身人量并不高挑,相貌也不出众,裴该初见之时,就觉得此公徒享万世之名,长得却好象一个老农……但当祖士稚挥舞起铁如意来的时候,却似乎风采陡增,竟隐有气吞海内之相了。

当下祖逖挥舞铁如意,说这具沙盘所展示的地域,就是我跟石勒决胜的场所,随即冷笑一声,道:“前日与太尉、司徒,以及荀令等商议,彼等竟云司、兖之间,当恃大河而取守势,徐徐积聚,以待大司马先定并州,再分道破羯——何等的怯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