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小利和大局(第3/3页)

所以这仗再打下去实在没意义,今日还算小挫,再多打两天会有什么结果,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出来啊。

晁赞沉吟少顷,奉劝石虎道:“将军,某以为当退则退,勿因小利而失大局……”

随即解释道:“所谓小利者,平阳也。我今来救平阳,而雍王尺兵、粒米不与,唯坐观我与晋人争胜,且即破晋人,彼亦未必肯纳我入城,欲得平阳,还需力攻。然而,即便能破当面晋寇,我军尚有余力攻伐平阳否?

“至于大局,晋人与刘氏有血海深仇,裴该此来,必得平阳,绝不肯先退。而我若长期与之纠缠,如彼所言,拓跋或将发兵进袭晋阳,晋阳若失,上党也不可保,则太行以西,不复为赵国所有……

“将军此番南下救援平阳,本无赵王之命,则若丧失弃地,赵王必不肯轻释将军也。将军三思。”

石虎紧蹙双眉,思索良久,突然开言道:“平阳富郡,紧邻西河,若为晋人所得,于我大不利啊。”

郭荣忙道:“倘若是我家土地,自然尺不可相让,然而平阳原本便是刘氏所有,于我虽号国家,其实等若敌国,则今日弃之,也未见得可惜啊。”

晁赞瞥他一眼,随即深入地劝解石虎道:“平阳虽云富郡,但自刘……先帝在时,即涸泽而渔,刻剥百姓,导致田亩多荒,府库空虚,我便夺取,也未为有利。反倒是晋人若得平阳,非三五岁不能稳定民心、恢复生产,裴该自然止步与此,近日内不敢再北上西河、太原,方便我军整训、积聚。

“再者,若我退去,而晋人终不能克平阳还则罢了,若克平阳,天子或为所擒,或为所逐,则刘氏江山,不复存也。我等正好劝说赵王正位,以堂堂正正之旗谋定天下!”

众将闻得此言,都是又惊又喜,尽将目光汇聚在石虎面上。

石虎咬一咬牙关,说:“我自然希望将如此颟顸的朝廷掀翻,使阿叔可正君位。然而我若退去,晋人尾追不舍,又如何是好?”

晁赞笑道:“裴该欲得平阳,而非晋阳,且其兵力不足,又如何衔尾而追啊?将军勿虑。”随即建议道:“我等可将蒲子、永安等县百姓尽皆北徙,以充实太原。”

石虎想了又想,终于还是一拍大腿,说:“也罢,待我归于晋阳,亲练出一两万精锐来,再与裴先生一竞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