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巴蜀风云(第3/3页)

杨坚头当日被杨虎的汉中军击败,放弃河池而走,裴该乃以临阵脱逃之罪,下令诸郡县访察、捕拿之。好在杨坚头对于武都东部的地理比较熟稔,倚仗父兄之力,也多少有一些威信,乡民不乏向其通风报信者,得讯后大惊,无奈而逾山向南,去投靠了不久前还是敌人的杨虎。

终究裴该要治他的罪,生死难料,则祁山以北,再无立锥之地;至于杨虎,他倒不一定要自己的命啊……

果然,杨虎听闻杨坚头来投,当即出城亲迎,奉为上宾。今天他还特意把杨坚头也叫来,参与会议,就是因为对方曾在武都,对于关中晋军的情况比较了解,可资参考。

就此问杨坚头,你觉得关中晋军的实力如何,我若想归降于裴公,他肯否接纳呢?

杨坚头心说你降谁都成,就是不能降裴,因为对于裴该来说,我是逃犯哪!急忙摆手道:“关中降不得也!”随即解释:“裴该为人,野心素著,且无仁德。昔日我兄弟相争,他假意调解,发军入于仇池,却先害家兄,复欲捕拿我——家兄呼应陇上司马保,或许罪责难逃,而我与裴军合力破之,即有败绩,亦当容忍,此方为仁者用人之道啊。

“而裴该害家兄而逐我,实欲侵吞仇池之地,闻彼在武都,大肆搜杀我族人,其狼子野心,不问可知。将军宁从周士达,不可归于裴文约,否则汉中之地,必为其夺占,且夺占之后,鸟尽弓藏,即便将军自身,恐怕也难安保!”

杨虎闻言,不禁悚然,想了一想,便说:“如此,便只能降于周士达了……然而彼等皆为晋人,且裴文约名位尚在周士达之上,倘若到时要周某献上我的首级,周某岂敢不应?”

亲附成都的派系就此顺杆而上,极言不可降晋——“我等于晋,本为叛臣,倘若追究前事,岂有活路啊?还当仰赖成都为好。”

就有人提出来了:“此前将军与成都天子起龃龉,乃是范长生从中作梗,今闻范某已死,乃可急遣使成都,自明忠悃之意。倘若晋人得汉中,则蜀中门户洞开,天子亦必不肯见此,想必愿意与将军再度携手,共御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