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高祖必以溺浇之(第3/3页)

对于军将们从部伍中选拔、举荐而来的那些有过实战经验的军人来说,这题目并不算难,但对于从没上过战场的那些士人,这特么满肚子的孙、吴、六韬、三略,全都派不上用场啊!结果尽皆铩羽而归。

裴该倒是也没把他们全都黜落了,按照裴嶷的建议,收入幕中,从负责军事的低层小吏做起,等到你真的明白打仗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又熟悉了我的军律,通过忠诚度考察后,或许可以放出去担任中级司马。

……

考试结束后,正当秋收之期,长安突然接到了来自于武都郡的求援奏报。

武都虽属秦州,司马保却压根儿控制不了,原因是境内氐、羌纵横,坞堡林立,形势非常复杂——其中势力最大的,乃是百顷氐王杨茂搜,几乎半有一郡。

杨茂搜本姓令狐,是略阳郡白马氐酋杨飞龙的外甥,因为飞龙无子,立其为嗣,改姓为杨。当年关中齐万年之乱,杨茂搜率四千余户避之于仇池,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因为他待人宽厚,故此周边晋戎皆来依附,其势渐大。

司马邺在长安继位后,为了稳固后方,就羁縻杨茂搜,拜为骠骑将军、左贤王,司马保则命其长子杨难敌为征南将军。不过在仇池本地,杨茂搜是关起门来,自家称王的,故而后世目其为“前仇池国”的开国君主。

在原本的历史上,杨氏长期盘踞仇池一带,杨茂搜的后人又先后建立过后仇池、武都、武兴和阴平五个割据政权,前后近三百年之久,最终为北周所灭。

就在这一年的五月份,杨茂搜去世,家族内乱二分:长子杨难敌自称左贤王,改屯下辩;少子杨坚头自称右贤王,屯于河池。

杨次闻讯,趁机就劝说司马保,发兵南下,助杨难敌以攻杨坚头。杨坚头闻报大恐,只得遣使东向,来向长安求取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