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百家姓(第3/3页)

而且也有不少原本排名就比较低的家族,看出了其中的契机:裴公刊《姓氏志》、《百家姓》,定世庶名次,不仅仅按照往日声名、家族实力,更重要是看如今的地位。比方说范阳遒县的祖家,竟然得列第六(搁从前估计五十名都玄),平原高唐的华姓,得列第十(从前也必定在二十开外啊),缘由何在?不正是因为祖逖得为骠骑将军,华恒做了尚书左仆射吗?

那么我家虽然声名不显,但若子弟肯努力奋发,荣登高位,说不定将来名次还会上升哪!

阶层一旦固化,社会就缺乏活力,一旦给在下位者打开晋升的通道,即便狭窄、凶险如同独木桥,也一定会有人鼓掌欢呼,踊跃向前的。虽然裴该没有标明《姓氏志·建兴五年版》,但大家伙儿都觉得,既然你今天可以上下其手,那么将来也必可因应时势而作一定调整吧。

关东世家也并非都是铁板一块,且除了荀、郑、崔等寥寥数家外,如今有底蕴的泰半衰败,能够顺利挤进河南祖逖集团里去的,反倒多为二三流甚至于庶族——比方说李矩李世回,本为平阳人,是赵郡李的庶流,但在《姓氏志》中不再单列家门,直接算他赵郡李,无形中拔高了身份——故此对于裴版《姓氏志》和《百家姓》的抵触,竟然远低于预期。

祖逖自然是最先得裴该相赠二书的,他看了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写信给裴该,说我家是什么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若能列名五十以内,于愿足矣,直接拉扯到这么高,不合适吧?会不会被人嘲笑私心太重啊?

裴该回信,直截了当地说:“姓氏岂由天定高下,或自定姓时便有尊卑之别?不皆是靠着子弟立言、立德、立功,始能拔升的么?则彼等高门,多承先人之荫,而祖君一代之功,过于他家十世!孰谓不可啊?”

祖逖收到回信后,也不禁得意,当场就递给兄弟祖约看。祖约连连点头:“裴文约所言是也,阿兄之功,当世无对,则我家自当水涨船高。”

祖逖要脸,是不会把裴该的话轻易泄露于外的,不过祖约到处去跟人显摆,祖士稚倒是也不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