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商人又来了(第3/3页)

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独得盐、铁之利,原本制铁业是很发达的。但自曹魏灭蜀后,就把大群冶铁匠人迁至中原地区——铁矿我搬不走,但若能在四川打造出好兵器来,恐怕又易形成割据之势,不可不防,那就只能迁徙铁匠了。所以裴该才说,蜀中有铁,但是没有好工匠,我有好工匠,可以打造兵器、农具,让你运送成品过去换粮食和食盐嘛。

大致合作方向商量定了之后,具体规划、方案,就不必裴大将军费脑筋啦,全都交付给了记室郭璞,让郁翎跟郭璞谈判去。

要说郭璞郭景纯最近一段时间极其忙碌,连人都累瘦了整整半圈——因为裴该见天儿把他带在身边,则有任何事情吩咐,都交代郭景纯最为方便,郭璞挂着文书的名头,实际是第一大秘,管事既多,范围也宽。对此,郭璞是痛并快乐着,因为上下同僚,即便是韦鸿、胡焱这一级别的,乃至于新晋的柳习、柳卓兄弟,日常也都对他恭恭敬敬,口称“郭君”而不敢名之。

大家伙儿私底下还叫郭璞为“记室祭酒”、“郭祭酒”——虽说记室头子是记室督,压根儿就没有祭酒这个职位。

郭祭酒对于如今关中的财政状况,那也是洞若观文的,当下跟郁翎商谈了整整一个下午,直至明月初升。郁翎找个机会,大着胆子询问郭璞道:“裴公欲输兵器于巴贼,就不怕招惹资敌之讥么?”郭璞撇嘴一笑:“谁敢非议裴公?且今关中贫瘠,诸物不备,无奈之下,方才行此下策。巴氐癣疥之患,便与他们少许兵器,也必然无害于朝廷。”

我要是真能把关中兵卒、百姓都喂饱了,把生产力恢复起来,还怕你们掌握了几千上万件好兵器么?

于是第二日,郁翎就把所有蜀锦都运至官仓,裴该即日将出来犒赏百官、将吏,以收揽人心。随即郁翎便领着从人渡过渭水,前往渭城去接收银锭和才刚打造好的兵器。

负责采矿、锻冶、制兵等事务的,乃是新近北归,投靠长安政权的河东解县人柳习,字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