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布局(第3/3页)

拉回来说,索綝、麴允,虽然同为误国的蠹臣,但两人的能力、性格却差别很大。麴允初离长安之时,几乎是三天一奏,为关中各守相讨要官爵,想以此来拉拢人心,统合军务。当然啦,结果只是惯得那些地方官日益军阀化,谁都表面上恭恭敬敬的,其实不把他麴大将军放在眼内。麴允多次与刘曜激战,唯一能够求得的援军就只有凉州兵……

索綝则有若项羽,所谓“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不但不滥赏,而且对名爵吝啬到了极点——不过也可能是有麴允殷鉴在前的缘故。他手上只有两万多兵,且多老弱,真正能战者不过五六千人,掌握在守把长安各门和小城的四督将手中,但索綝对这些督将,却并不肯授予将军号,名爵常年不晋。

大概在索綝的潜意识中,一旦得授朝廷名爵,那你们就是朝廷的人啦,若止为军中督将,那就还是我的人……我的人,赏赐财帛可也。

但问题一是常年守备小城,未逢战事,正如北宫纯对罗尧所言,这些督将怎么可能立功?其次即便立了功,你索大将军能有多少财帛可赐?光尽量供应这五六千人的衣食,就足够索綝捉襟见肘了——尤其在司马保断绝了陇道之后。

故此军中颇有怨言,只是索綝自视过高,所以一叶障目,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李容偶尔与从弟李杰接触、交谈,对此却是有一定认知的,因此今日才会向梁芬建议,咱们可以尝试把李杰扯下水来。

小城四督,倘若果如王贡所言,最强势的罗尧背反,或起码坐观成败,那咱们再拉拢了李杰,就有相当大的胜算啦。

梁芬沉吟少顷,便即微微颔首:“此计甚好,卿可去办来。”随即故意把头扭过去,不瞧李容。李仲思明白司徒的意思,此事危险,就当是你自作主张好了,我假装啥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