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迅雷不及掩耳(第3/3页)

虚除权渠为上郡氐、羌的酋大,也就是联盟长,他因为儿子在刘曜手中,或许不敢背弃与胡汉的盟约,但绝不可能就此老老实实地拱手献出土地、部众来——就算他肯答应,其他各部也不能允许啊。所以刘曜在大荔城下一日,虚除就还是他的盟友,一旦刘曜北取上郡,权渠被迫舍了儿子,也必然得跟他杀上一场。

不过以刘曜如今的实力,再加手里捏着伊余和不少虚除兵将,估计权渠不是他的对手,一旦刘曜并吞上郡,有了相对稳固的基地,肯定还会寻机来夺冯翊的。裴嶷的意思,除非刘曜掉头就走,否则若他还敢来攻大荔,咱们就必须得趁机多杀伤其人众,削弱他的实力,让他将来好跟虚除权渠相攻个难解难分,短期内再不能成为冯翊的外患了。

……

那么,刘曜究竟肯不肯即刻回师,北攻虚除,改谋上郡呢?

刘均是一力主张就此放弃大荔之围,尽快北上的,理由在于:“今虽并虚除军,然均亦不能保证毫无逸出者,若权渠得知消息,恐怕有所防备。因而我须急向上郡,使彼促起不意,一战可定。且观大荔之守……”说到这里,微微叹了口气——“亦大出某之预料,裴该实为劲敌。我攻城近半月,不但毫无所得,反屡屡受挫,若不就此后撤,待士气隳败时,恐欲全师而退,亦不可得了……”

然而其他将吏大多反对这一建议,都说既已并吞虚除部,则我军实力更雄,很有机会攻克大荔。曹恂也说:“城东之败,事出意外,无足为论。即我攻城,此前受虚除部牵制,未尽全力,焉知奋力而攻,城不破者?今乃可使虚除部为前驱,再试攻数日。且若不能破其外垒,直薄城壁,晋人必不惧我,则我欲退,彼必来追——到那时,才恐不能全师而退了。”

刘均费尽唇舌,独战群僚,说了好半天,最终刘曜摆摆手,说你们都下去吧,就算要退兵,也不在这一两日,且等我先好好思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