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盟誓(第3/3页)

“且铁弗尚在朔方,为虎作伥,此尊父子之大敌也。而尊父子不北御铁弗,而反南来扰晋,实为不智。若肯从我之言,将来可请天子诏,供输盐、铁,助贵部并铁弗而兼朔方,永为我晋北方屏藩。中国之大,物产丰饶,胡何所有?彼今不过河东数郡之地而已,何能资供贵部?刘曜之言,大不可信,阁下千万不可为其迷惑啊!”

游遐一番侃侃而谈,不说什么大义,只陈述利害得失,终于把伊余给说服了。这主要也因为伊余最近与刘曜之间闹得很不愉快,早有背诺之心,倘若还是初见阵之时,别说游子远了,即便口舌更利的王贡,估计也说不服他——裴该此前不让游遐出城去游说虚除部,原因也在于此。

再加上终究已是俘囚之身,刀在项上,只要给个足够的台阶下,索取也不甚厚,伊余怎可能不答应呢?

于是最终游遐未许粒米寸铁,只靠着一番虚言,就说得伊余与裴该歃血盟誓,表态归晋——盟誓的时候,裴该特意把甄随打发走了,免得伊余忆起被擒之恨来,心境再有什么反复。不过伊余也说了,我家已受刘曜财货,实在不便就此易帜相攻,我一旦出城归营,马上收拾行装,就此离去,也便是了。

不管怎么说,刘曜也有十万大军,与之相攻,伊余并无胜算——晋人说得好好的,出城夹击,可万一他们也跟我似的食言而肥,找借口不出来,使我独对胡军,那又该怎么办?

裴该倒是也不逼他,还赐予一匹马,放伊余出城——甲就不给了,你本来进城的时候甲胄即不完全,我们都帮你包扎好了伤口,施了药,意思足够啦。

这段时间内,不时有士兵前来禀报,说城外敌营喧嚷、纷乱,可能随时都会前来进攻。因此裴该也不久留伊余,没等天黑就放他出城去了。既然敌在营中,距离城池还有一段距离,也就放心大胆地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容伊余策马驰出。

裴该与裴嶷等人就站在城头,目送伊余离去。裴嶷突然低声自语:“但见其出,不知结果如何……”裴该笑道:“叔父恐伊余背信么?”你想多了,我觉得不至于。裴嶷轻轻摇头:“不惧其背信,但恐其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