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裴该之毒(第3/3页)

熊悌之有三项长处,一是认得字——高乐和陆和识字主要就是他教授的——二是会水,三是四体敏捷,能跑远路,还擅长攀爬,因此逐渐得到高乐的赏识,陆和也尊称之为“阿兄”。

如今熊悌之就施展出自己的特有技能来了,轻捷有若猿猱,三两蹿就上了树顶。这一登高,战场形势一览无余,他视力又好,几乎连刘乂、刘丹二人的穿着打扮都瞧得一清二楚。要知道胡汉的冠服基本从晋,象刘丹这种老匈奴,或许还习惯胡服,刘乂身为皇太弟,是必须要公服辉煌的——而且身在高橹,为了保持平衡,他又没着甲。熊悌之定睛一瞧,我靠对面貌似是个大人物啊!

再看战阵之上,陆和率部已然突入了匈奴阵中,几乎是所向披靡。要知道匈奴本部兵也有强弱之分,真正的锐卒,刘粲哪肯派出来给刘乂建功?瞧着勉强表面光的也就足够啦。故此这些胡兵完全不是晋军的对手,眼瞧着崩溃在即。

熊悌之正感欢欣鼓舞,忽见数百骑从侧翼驰出,如同一块巨石一般,将晋军的洪流硬生生给拦挡住了。观察了半注香的时间后,熊悌之知道难以取胜,于是下令鸣金——该退啦,别等待会儿退不回来。

本来陆和此去就是为了挫敌锋锐的,想要一举击溃胡军,不说完全不可能吧,也非轻易之事——尤其当那些精锐胡骑上来之后。如今敌阵虽乱,但战果难以进一步扩大,不退何待啊?

陆和听得锣响,便即舍了刘光,朝斜刺里冲杀过去,矛挑一骑落马。刘光催马急追,却因为阵势已乱,敌我混杂,难以靠近。陆和就趁此机会,勒束士卒,缓缓而退——路上还放了三轮箭,以阻追兵。后面熊悌之也从树上下来了,不及披甲,便命三队兵卒前出,接应友军归来。

因为刘光兵少,己方的列阵之卒又已大乱,难以策应,故此不敢远追。在逼退了陆和之后,他便到高橹下来向刘丹禀报。刘丹问他:“敌势若何?”刘光老实回答道:“天下无匹之精锐也,若有两倍之数,恐怕我军必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