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卿卿(第2/3页)

以此类推,丈夫是可以称呼妻子为“卿”的,妻子却不能反过来“卿”丈夫,因为这是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嘛。然而也有例外,王戎的老婆就一直称呼王戎为“卿”,王戎不高兴了,问她:“妇哪得卿婿?”王夫人当即回复道:“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复卿卿?”因为王戎是名士,这种闺中秘事又不知道怎么的竟然流传于外,结果引发了很多家庭的仿效,老婆自此而后就都能“卿”老公了。

荀灌娘摇头道:“岂敢如此无礼?”

裴该笑问:“卿昔日在狗窦之前,哪来的礼数?”不等对方辩驳或者是道歉,他就又问了:“正要相问,若当日我难以逃出宛城,反为杜曾等所执,供出卿家来,卿又将如何处?”仔细想想,你当日的举动可很冒险哪,倘若败露,就不怕牵连到你爹么?

荀灌娘低声答道:“若果如此,只能怨我无眼,自当就死,以免连累家父。”

“即便丈人忍痛,假装不认得卿,自辩与此事无涉,但若我供出指引者自称是荀氏之奴,他又如何能证得清白?恐怕第五猗等必然猜忌……”

荀灌娘微微而笑:“夫……裴郎想得太多了,便无此事,难道第五盛长等便不猜忌家父了么?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寄望于裴郎,救我荀氏脱于厄难。”

荀崧曾经据宛城以抗第五猗和杜曾,实在守不住了才开城投降,第五猗他们怎么可能会信任他呢?若不是荀氏门高名显,估计直接就给满门抄斩了。然而荀崧虽然暂免项上一刀,终究不可能长久与第五猗他们和睦相处下去,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受到折辱,甚至于丢了性命,故此荀灌娘才会在酒席宴间救走裴该——即便没有第五猗设鸿门宴之事,估计她也会设法与裴该相联络的。

因为裴该出身够高,越是大家族子弟,越是希求表面光,事情不会做绝,不敢随意处置荀崧。而且自己若是主动凑过去的,而非穷蹙来降,裴该也总得笑脸相迎吧,跟第五猗等人的表面态度可能相近,骨子里却不大可能起杀心啊。

裴该听了荀灌娘的回复,不禁略略点头,随即又问:“然则所谓若失大臣仪体,便不相救之语,也是诳言了吧?”荀灌娘低声笑道:“因为裴郎得脱险境,方才以此语戏之耳。”其实倒未必是戏言,在裴该想来,那是拐着弯儿恭维自己有“大臣仪体”呢——明贬实褒啊,同时也显摆一下她虽然是小姑娘,却也知礼仪、识大体。

说了说往日之事,眼瞧着荀灌娘的表情略略放松了一些,裴该就笑着问她:“卿当日何等豪气,有若男儿,怎么今晚这般羞怯呢?”

荀灌娘双颊飞红,垂首不语。裴该心道是我问错话了,你让人家小姑娘可该怎么回答啊?于是急忙转换话题:“灌娘,卿可知道,我为何要娶卿为妻么?”

荀灌娘有些疑惑地斜瞥了裴该一眼,裴该笑着松开她的手,却同时揽住了新娘的肩膀——荀灌娘身子略略一震——随即说道:“我娶卿实为卿也,非为卿家。荀氏虽为颍川高门,然而与我裴氏一般,也凋零散落,膏粱落于泥淖,便不足贵。我若欲攀附名门,大可在江左时迎娶王氏女,琅琊王氏如今何其的繁盛啊……”

其实他这话是吹牛逼了,固然他裴氏门高,琅琊王氏也有所不及,但还真不是能够轻易娶到王家小姐的——昔日在建康时,裴氏即欲为他聘王氏女,一方面裴该以“齐大非偶”为借口婉拒了,另方面,王导也找种种借口,生驳了裴氏的面子。

裴该初过江之时,王导确实颇有招揽之意,同时司马睿也暗示想召裴该入幕——王、裴两家都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基本盘,如今王氏已经上了琅琊的贼船,若再能招得裴氏相从,琅琊便可彻底接收东海残部啦。问题是王导这人表面上歉抑,骨子里却颇为倨傲,他在等着裴该自己上门来求官,而且原本裴在王上,若是不能抑压裴氏,收为小弟,就怕将来还会冒到自己头上去啊——我和处仲能够压住裴该,其他那些兄弟就不好说了。

可惜裴该只是求点儿产业、钱粮,却绝口不提要官之事——裴该也怕就此落入王导的彀中,从此只能依附琅琊王氏,则自己的手脚必受束缚,终究他也并非甘居人下之辈。所以王导就把裴该给晾起来了,才给了他一个东海王傅的虚职,王、裴就此分道,并且渐行渐远。

在这种前提下,王导怎么可能允许裴该娶自己家族的姑娘为妻,白借王家的光,却不是王家的从属呢?除非裴该愿意入赘……

但是相关事宜,估计也就王导和裴该二人“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旁人——甚至于包括王廙、王彬、庾亮等辈——都是瞧不清、摸不透的,遑论还没来得及渡过长江的荀氏了,所以才只随便裴该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