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决战前奏(第3/3页)

一般来说,围城的话重心在内而不在外,所以庶俘芈所言的骑兵突袭踏营的想法极有可行性。

再者来说,守卫承匡的守备部队也都是得了墨家守城的真传,绝不会那么老实地就在城中固守,最起码出城偷袭、挖掘地道反击这样的事不会太少,绝不会被动地等着对方围城。

那样的话围城的五千兵力只是对内都捉襟见肘。

戴城距离承匡也不是太远,骑兵若是在戴城补给,可以迅速南下,甚至可能在承匡等地的齐军得到消息之前就先踏营。

略作讨论之后,便暂先这么议定下来。

次日一早,天刚亮,在这里隐蔽集结了好一阵的士兵们开始梳洗。

这里不是外线,而是在最富庶的菏水筑垒区之后,士兵们的后勤保障很充足,用不着像是在外线作战一样要经常吃炒面和干饼。

烧火做饭用多是木炭,早饭是熬煮的稠米粥和豆类。

吃过早饭后,士兵们便知道要开拨了,因为士兵委员会的人和司务长们在分发配给的蔗糖块和酒,这是大战之前的标配,属于额外的伙食补助。

“整理背包!”

军官们传达着命令,士兵们各自集结,司马长连长清点人数。

所有的病号全部交由督检部的内卫部队,由他们在大战期间监视。

步兵们的背包里简单一些,除了日用品和小毛毡被子外,每人八十发纸包的火药和铅弹,每伍的伍长还要携带一些铅块和小模子。

骑兵们的就稍微麻烦些,要检查马蹄铁、马蹄钉子、每个伍备下的用于堵塞敌方铜炮火门的钉子、锤子等等。

这些骑兵不是解悬军中精锐的武骑士重骑,而是轻骑,身上没有铁甲,只有皮甲。

标配的装备只有铁剑,没有火枪,不过一些军官或者出身比较富裕的骑兵还是会自备一些手铳,但是很少有能用到的时候。还有一些人自己配备了匕首。

这些轻骑的军装比步兵们要华丽的多,而且还有一套羊毛呢的大氅,这种骑兵大多都是标准的良家子,土地足够使用马耕而且自小接触马匹。

再加上庶俘芈等一批从赵地高柳回来的军官充斥其中,造就了这些轻骑的风格。

骑兵和步兵不同,里面职业兵的比例更高一些,不发土地但是每个月的薪水很高。

而且大部分职业士兵即便退役,也会有很多商会抢着雇佣,或者是一群人怀着发财的梦想结识伙伴,将来去边境谋生发财。

和那些精锐的用于冲阵的武骑士不同,这种突袭、断后、袭击粮道的任务,交给他们是最为合适的。

而且一般情况他们也是对付敌军侧翼骑兵的主要力量,虽然对冲冲不过泗上的武骑士,可是欺负一下诸侯的骑兵并无问题。

两个连队的轻骑先行离开,他们要在大军的前面侦察和开路,同时可能还要对付一下敌方的斥候,这种任务交给这群人最合适。

三日后,三千这样的骑兵和七千步兵靠近了戴城。

这场关乎天下归一是在十几年之内还是几十年之内的决战的主力会战的前奏,在戴城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