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神圣地(第2/2页)

郑国一直是魏韩之间的缓冲,魏国一直不允许韩国吞并郑国,而且一直用郑国来压制韩国。

这一次来到魏国,韩国的使者也就是想要借助魏国大肆渲染要和泗上开战的机会,借此来要挟魏国,让魏国允许韩国吞并郑国的一部分土地。

哪曾想自己组织了许多语言,这才说了半句,魏击直接同意了……

韩使明白自己的口才只怕不能够一言以改变君王的心思,心道只怕魏国总爱已经动了吞郑的心思,连忙道:“君侯所言极是,国小而有二心,可亡矣。”

魏击道:“此事需机密,不可外泄,不然楚人必要干涉。”

“如今反墨反泗上,为天下大计。墨家祸乱天下,必使天下亡,郑国却亲泗上,自取灭亡之道。”

“这次会盟,正该质问,会盟之时,审核其罪,存其祭祀,却要管辖其国土。”

“这非是为了郑国的国土,而是为了郑国的百姓不受墨家蛊惑,也是为了郑国的百姓不在手刀兵之苦,这是顺从天道的。”

“你可速回,我有书信传于韩侯,此事决不可外泄,月后会盟,当伐郑人。”

具体的利益划分,那不是和一个区区使者就能够谈判决定的,之后的事还需要更多的谈判,但魏国却占据着优势。

月后会盟,只是为了掩人耳目。

到时候天下都以为魏国是要干涉宋国,楚国到时候也会派出使者参加后续的会盟,但在会盟的途中,天下人都以为魏国要干涉宋国的时候,一举灭亡郑国,魏韩瓜分郑国的土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重要的不是罪名,而是魏国的态度。

现在时间站在魏国这边,魏国已经开始动员士卒,不管是韩还是楚,都会认为魏国动员的目的是为了对泗上开战,都没有提防到魏国整个战略的转变。

魏在瓜分郑国这件事上已经占据了先机。

……

魏韩密谋的时候。

已经成为泗上诸军一方主帅的六指已经兵临宋国楚丘。

楚丘四周都是桑林,是宋国乃至天下刺绣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除了刺绣闻名之外,这里还是一处有着特殊意义的古迹,而且是这个时候就被称之为古迹的古迹。

六指意气风发地站在当年商汤祈雨的祈雨台上,曾经这里上演过声势浩大、动辄千人的桑林之舞,现在这样大型的团体操表演宋国已经多年没有举行,而且就算举行也都是缩水版的。

那曾是需要人牲和奴隶血祭作为祭祀的大型舞蹈,现在却已经不过是只需要百人演出的小舞蹈。

六指站在祈雨台上,看着这一处古迹感叹道:“此非昔年商汤割发断手之处乎?”

军团代表道:“是呀,传闻当年天下大旱,商汤要用自己为祭品,祭祀上帝,祈求雨水。”

六指举着马鞭、指向远处宋人公族常年祭祀的地方笑道:“不过是愚弄民众的手段罢了。上古巫师,知晓天志,明白何时有雨,却不可能将这些秘密传播于民众,自己隐藏起来,使得民众认为他们可以沟通上帝,垄断神权,使得民众心服。”

“巨子当年就说,五帝三代神圣事,骗了天下苍生。”

“今日我们不祈雨,却带领民众挖掘沟渠,旱涝无忧,却是远胜于当年商汤了。”

“商汤若真的有心利于百姓,他必然欣慰。倘若他当年不过作秀以上帝而愚民,那今日他也无可奈何。”

身后几人都大笑,连同商汤这样的上古圣人,在他们眼中都没有任何的敬畏。

这里便是桑林的边境。

这里便是上古时候楚人先祖在中原活动的部落聚居地,是当年楚国先祖剖腹六子季连部落的兴起地。

这里便是楚国在国外的另一处重要的祭祀场所。

这里就是商汤祈雨之处。

这里就是中原版本的大禹和涂山女娇故事的涂山,只不过墨家为了大禹和越国的法理认可的版本涂山在越地。

这里就是当年宋国桑林鼎曾经的祭祀之地。

这里就是宋国祭祀武丁伐蛮夷功绩的地方。

商之兴也,梼杌次于楚丘。

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

焉得彼涂山女,通之于台桑。

这是一处有着神圣意味的土地,至少曾经神圣过。

此时这片曾经有着神圣味道的土地上,站着万余名立志于利天下,民为神主、相信天志即为人愿的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