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罪恶贸易(第2/2页)

再一想也是,五年前中原大战,虽说泗上得利最多、受损最少,但恐怕也不能在短短四年之后支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想来也应该是想要把战争控制在宋国境内,恐怕泗上墨家也存在几分会盟解决宋国事的心思。

既然商会这边选择敞开的售卖,临武君便道:“这一次,我想要购买三千支。以及两万斤火药。”

两千支的数量不算多也不算少,去年卖给宋国一次性就卖了一万五千支;卖给中山国也一次性卖了一万支,这几年泗上的煤铁军工联合体赚的是盆满钵溢。

大量的草药、铜、黄金、白银、水银、粮食不断地从各国的府库中跑到泗上,伴随着商品的增加,各国都出现了铜钱慌,甚至有谣言说周天子把九鼎都给融了铸钱了也不知真假。

钱荒之下,各国的贵金属冶炼行业突飞猛进,寻找金银成为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甚至有人跑到驹丽渡海向南去找。

大量的贵金属集中在泗上,也使得泗上的纸币得以坚挺,除了小额货币还在用铜之外,大额货币都以纸币来替代,甚至在各国贵族眼中成为了堪称珠玉的上币。

临武君手里倒是有一些大额的纸币,但是数量不可能太多。

想要购买这么多的火枪,只靠粮食肯定是不行的。

商会的人问道:“火枪和火药倒不是问题。交易的话……”

临武君笑道:“交易的事,自然不用你们过临武关,我派人去取,这不碍的。”

“一部分以粮食交易,另一部分,我征伐那些穷山凋敝之处的夷民,抓获不少人,南海不是正缺人吗?可以售卖这些人,抵偿一千支火枪。”

按照现在的价格,大约两个强壮年轻的人可以换一支火枪,墨家那边不准有奴隶,只有名义上人格平等的长工,南海本土化之后本地的人都已经发了身份牌,给予了他们国民身份并且完成了土改,解放了大量的奴隶和村社农奴,充实了自耕农的人口。

但是上有政府扶植,下有新生民众为自己而努力,很多地方便出现了用人荒,雇工成本大大增加。

这种情况下,罪恶的贸易自然而然地展开。

楚国一些边远地区的封君攻打那些小的聚落,抓捕人口;南海之南的更边远地区,城邦族群互斗,抓捕对方的人售卖;甚至还有人乘船去南海更南的一些岛上抓人。

依靠自然发展,岭南地区发展起来要等到数百年后华族南迁以致唐宋时代才能完成。

而强制发展的结果,就是处处缺人,泗上需要极多的人口充实这些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使之迅速诸夏化、泗上化。

泗上有专门的部门,专营这种贸易,一旦运来便签订长约,根本从事的劳作不同有数年的契约期,契约结束后发给身份牌,分发一小块土地。

这种不择手段的罪恶的发展方式使得南海地区短短数年间就开辟了大量的农田农庄。

一千支火枪,折算一下临武君需要支付大约两千到三千年轻的人口,这都是临武君在其辖地之外的地方抓的。

楚国新征服苍梧不久,诸多城邑都是如同星星一样遍布在沿河地区,只有在城邑之外百里之内有着有效的统治。

其余地方都是那些战败的苍梧等民藏身迁徙的地方,临武君有自己的一支军队,专门就是干这个的。

而临武所处的位置尴尬,开辟更多的土地并无太大的收益,而且需要人专门看管,又动辄逃亡,分封建制之下,临武君所能控制的那点人手根本不足以实行有效的管辖,售卖无疑是最好的得利方法。

商会的人闻言,并不拒绝。南海和周边的贸易,最主要的就是要原材料、金银贵金属、以及人口。

每贩运过去一个人,数年之后都可以转化为兵员、劳动力。

临武君在本地抓人,人容易逃亡,而且他的管理手段实在太低,不如卖钱。

卖给泗上那边,可以换回武器。楚人虽然曾经傲娇地称我乃蛮荒,可实际上还是诸夏的一部分,对于周边地区本身就有组织力和生产力的碾压,加上泗上售卖的火器之后更是如虎添翼,抓人捕奴大为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