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十一)(第3/3页)

然而越人却并不收,凡是交钱的,一律退回,强制各家缴纳如数的粮食才行。

这一来一回,对比严重,便有人在城中传唱歌谣,只说越人残暴而墨家行义。

越王征集了粮食,又传来消息,义师南下,似乎有直奔费国都城的意思。

在武城,越王翳已经知道,义师不过万人。

若是别的军队,万人攻破一国都城,那就梦话,即便费国小国,但也不是万人可以顷刻攻破的。

就算城内不能反击,若是被困在城下,前后夹击,必能大破。

可是义师这万人的攻城能力,已经让越王翳胆寒。

滕、倪、武城皆是数日攻破,火药之物攻城配合坑道挖掘,却是利器。

那公尚过当年游越的时候,便说起过墨家守城的手段,挖坑以防穴攻,那是墨家守城的重点技术,挖坑的手段已然天下无双,再配合这些火药,实在是不能防备。

既是这样,那么这义师南下说要攻取费国的都城,就不得不防。

一旦攻破,这些小国如何肯全面听令于越?而且墨家的大本营在沛县,越人也只能攻打滕国,而不能攻打沛县。

当年商丘城下,楚王盟誓,沛县利天下,所以若是有攻打沛县的楚人必然救援。因为楚国可以从沛县得到技术和各种先进的东西。

楚国盟誓之后,中原各国也纷纷表态。

虽说后来楚国和三晋都各自指责对方而没有参与墨家主导的弭兵会,但是关于沛县的盟誓还是奏效的,尤其是墨家在商丘和牛阑邑展示了手段之后更是如此。

再者,沛那是宋国的领土,墨家只是名义上的“沛宰”,越人若是越过滕地直接攻打沛,那就是对宋开战,这不是越国所希望的。

因此,这场报复之战,只能围绕着滕国来打,不敢越境。

如果现在不展示出可以救援附庸国的力量,这些附庸国日后就再难听命越国了,越王翳没有彻底灭掉墨家的能力,他只是想彰显滕国的霸权以维系越国在北方摇摇欲坠的统治,就不得不考虑附庸国担心墨家日后报复。

不管真假,义师既然南下,越王翳就必须也要南下,若是能够在费县国都附近与墨家义师决战,那是最好的。

否则,这万余人的义师在外,墨家又可以困守滕城,自己这数万大军如何能够安心作战?

按照天下之前的规矩或是常识,这么打仗就是自己作死,很容易被尾随的大军包围在城下,可现在却真的不一样了。

天下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战法。

因为天下之前,从未有过能够三日破万人之邑的攻城手段,多是围城,可墨家义师完全改变了天下战争的规矩。

那些夯土的、两丈高、七里周长的、看似牢固的小国城邑,在善于守城的墨家眼中,竟好像是一块随意可以捏碎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