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金玉其外败絮中(二)(第3/3页)

换而言之,在场的这些人,肯定有一部分是贤才,有一部分可能真是金玉其外的蠢材,但是蠢材也没关系,我依旧会用你们的。

话都说成这样了,也就给足了贵族们情面,毕竟话里的意思,还有一部分算是贤才的。总不能所有人都对号入座,认为自己就是那部分不贤明的人。

适对于这套歪理并不感冒,只是他之前的目的也只是先发制人不让自己受到围攻。

如今楚王给出了台阶,自己也如雄鸡一般展示了自己的羽毛和锐爪,这时候也就见好就收。

于是拜道:“这正是墨家所谓的‘天志选材’的办法啊。只要能够制定出贤才的标准,加以考核,如同匠人之规矩定方圆,哪里一定需要圣人呢?”

楚王见适已经松口,也急忙回应道:“是这样的。墨翟的学问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次邀请墨家入楚,也正是想要听听墨家的学问。”

“所谓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天下各学说的道理,能够流传天下,一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别而听之,只能合而听之。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利者而从之。”

这也是再让贵族放心,楚王一直在向在场的贵族表达一个态度:自己未必会用墨家的那些激进主张,你们不要担心。

熊疑根本就不想在宴会上弄得如此僵持,只是没想到适直接在宴会上就把一些隐藏的矛盾借一个橘子引出来,让他有些难以应对。

同一句话,不同的人听起来就有不同的含义。

楚王听这一句金玉其外的话,既要想着贵族们不愿意听,要出面安抚;又很容易在君主的角度上,想到如今的楚国可不就是金玉其外吗?

短短几十年时间,当年强横到经历了白公之乱之后尤且可以吞并数国、攻略淮北的雄楚,已经沦落到封君势大不能动、三晋压迫难以反击的地步。

如今又失了武阳榆关,连郑人都能击败楚军,甚至阵斩两名楚之贵族,这就像是一个破败的橘子,被人撕开了一角,露出了里面的败穰。

若是当年庄王、惠王时候,莫说是国内继承权危机,就算是公族作乱,郑这样的小国也不敢咬楚人一口。

他从父亲那听说了前年在商丘城下的那场挑唆矛盾的谈话,今日又听适说金玉其外来提点楚国的处境,熊疑心中暗喜。

此地不是商丘,也不是军帐,更不是军阵之中。自己倒是可以借这一次机会,仔细听听墨家有什么主张,或者看看能不能借用墨家的力量压制国内的封君贵族。

他想,自己可不是一个守成之君,想要的也不只是打退三晋的反扑、杀掉自己的弟弟。

而是,在做完这一切之后,让楚国重新有和三晋争霸的国势……贵族封君的问题,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楚国就是在慢慢等死。

正是无欲则刚,而心态越强国力越弱,便越容易被人钻空子。

他若只是那种昏庸守成之君,墨者这一次入楚反倒是毫无意义。

他若心强而楚国又正值庄王惠王之盛,墨者这一次入楚也是毫无意义。

唯独此时、此心,便让墨家这一次入楚的局面变得微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