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十三)(第3/3页)

原本或许相识,或许不相识,但这个人前几日守城极为胆大,又有勇气,而这件事许多人看来……有些危险。

万一宋公不答应?

万一将来被报复?

万一将来会反受其祸?

万一种种威胁到自己性命家庭的可能?

既然有人站出来,又因为守城而聚集在一起的人此时只能注重勇气,就像是饿了的时候会最注重厨艺一样,众人便纷纷喊道:“好!”

适便问了这人的名字,说道:“这件事尚且再说,过几日我再来寻你。你们也可以继续商量这事,算不得犯禁。追寻自己得利,又有什么错呢?我们墨者利天下,其实还不是为了利你们?”

“只是你们非是墨者,便不能要求你们利于其他人。可你们做些利自己的事,总是可以的吧?”

众人也都觉得这话有理,适又和众人说了几句,便说自己要继续巡城,与众人道别便先离开。

只是他说是巡城,实则是又去了下一处民众聚集的地方,说了类似的话,争取到更多的人站出来。

因为守城,商丘的民众被君王所允许组织起来。

也因为守城,商丘的民众有了更为便捷听宣义部宣传的机会。

甚至,在守城之时,宋公是希望民强的,但民强总有一天会爆发出对君主的威胁,这又是在守城的时候所不能考虑的。

适想,饮鸩止渴,只怕便是如此。

这些守城在城墙之下的人,代表着他们身后的家庭,只需要他们敢于要求自己的利益,那么墨者就可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城内自然还有没有被集中起来的人,那些人可能此时听到的,都是那些六卿贵族的传言,适也不在意。

他不是放弃了城内,而是认为城内那些人贵族们不可能操控他们,而且城内的人分散着,并没有力量。

城墙下这些被征召的人,聚集在一起,虽然还算是乌合之众,但毕竟是之众,比起那些城内分散的个体而言,力量仍旧强大。

况且,适很自信,一旦真的出事,他有能力让城内那些被煽动的民众很容易倒戈,站在自己这一边。

道理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就是最简单的自私自利。墨者不自私自利,但却可以借助天下人的自私自利去做成许多事。

楚人一天还在围城,这些因为自私自利被煽动起来的民众,就还能保持着最基本的组织结构。

名正言顺宋公允许且盼望的组织在一起,终究会让宋公有苦难言。

待适与宣义部的人走访完城墙下聚集在一起的、以守城防备楚人强攻为名义的城内国人民众后,已经遴选出百余人的民众代表。

他们暂时未必有力量,但他们却可以让墨者做一些名正言顺的事。

种种消息汇总起来后,适相信,此时那些散播传言的人,也必在准备。

若要动手,只在两天之内便见分晓。

因为墨子告诉适,楚人已经装不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楚人的军心士气都会崩溃。

内外勾连之下,城内的人也必然选择这几天就动手。

贵族们,或许会按照以往的经验,认为民众们想的,就是他们所能听到的。

只是他们却不会知道,城墙下那些以守城名义组织在一起的民众,所想之事已经完全不是贵族们认为民众在想的了……

适想,此时那些散播谣言的贵族们,在忙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