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西夏使团(第3/3页)

横山位于陕西北部,横亘千余里,地势险要,是西夏进攻宋朝的最前沿基地。

宋夏两国以横山为分界线——大体上,“横山以北,尽为西夏所有”,以南则属宋界。

自宋真宗将横山连同灵夏二州“并授德明”之后,党项人才真正拥有了立国的根基。

可以说,没有横山就没有西夏国。

而横山对于西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一、横山地区不但山势纵横,而且水力丰富,无定、大理、吐延、白马等河流纵横交错,使得横山成为除灵州、凉州、肃州之外,西夏最肥庶之地,以至于畜牧业和农业十分发达,是西夏进攻宋朝最主要的就粮区。

二、横山东部的茶山、蕸芦山是西夏盐铁的主要产地。

三、世居横山地区的横山羌,是西夏兵员的重要来源,其勇悍善战,冠绝西夏。

四、横山地势险峻,十分难攻,西夏于汉界缘边山险之地三百余处修筑堡寨之后,横山就成为宋军北进灵州的第一道、同时也是最难以逾越的障碍,而西夏仰仗横山之险,直接阻隔了宋朝自天水到大同一带的交通线路,同时,西夏军自横山聚集之后,漫长的宋夏边境线随时随处都能成为其突破的目标,庆历大增兵之前,宋朝在西北四路的焦头烂额除了因机动性差外,与西夏占据了横山这一有利的地势不无关系。

用最容易懂的说法就是,横山对于西夏而言,其重要性就如同燕云十六州对于辽国一般,进可攻、退可守,同时还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基地。

而失去横山的宋朝,在战略上也极度被动,鄜、延、环、庆、泾、原、秦、陇等州县时刻处于西夏军的威胁之下。

由于机动性差不利救援,宋朝只能分兵驻守。

如此,又给了西夏军逐个击破的机会,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这三场宋军的败仗,无一不是被李元昊利用机动性优势以多围寡而导致的。

而在进攻上,宋军的被动更为明显——失去横山这个天然的前线补给基地之后,宋军进攻西夏时只能靠民夫负粮穿越七百里瀚海进行补给,一旦后勤接济不上,便只能不战自退。

可惜!

就在宋军,准确的说,就在宋西军,攻下衡山马上就可以灭掉西夏的时候,被骄奢淫逸的赵佶倒空了的宋朝,内部乱了,宋朝不得不将正准备收复西夏的宋西军调出来平叛。

紧接着,好大喜功的赵佶,又发动了燕云之战,宋西军复又北上。

这让濒临灭亡的西夏,大大喘了口气。

再接下来,金人南下,灭了北宋。

西夏趁此机会收复了绝大部分横山地区,原地满血复活。

紧接着,就在西夏准备趁宋金大战顾及不上它的时候,大举东进,打破困了西夏上百年的禁锢时,大中横空出世,然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不可一世的金军击败,尽复金人从宋朝抢走的地盘,让西夏人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李乾顺跟西夏的一众高层讨论过后,一直认为,大中比大金还凶,不可力敌,力敌必亡,所以,西夏东进之事暂时止步,接下来应该暂时委曲求全,将李衍这个雄主熬死,看看大中下任皇帝怎么样,再图扩张一事。

于是乎,李乾顺立即向大中发出通使的请求,并在大中同意了之后,赶紧派遣使团来到了东京汴梁城恭贺李衍建立大中帝国……